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内層柔腦膜炎英文解釋翻譯、内層柔腦膜炎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ieptomeningitis interna

分詞翻譯:

内層的英語翻譯:

lining
【化】 inner layer
【醫】 strata internum

柔腦膜炎的英語翻譯:

【醫】 ieptomeningitis; meninginitis; pia-arachnitis; piarachnitis

專業解析

内層柔腦膜炎(Nèi céng róu nǎo mó yán)是一個醫學術語,指發生在腦膜最内層(即軟腦膜和蛛網膜)的炎症反應。以下從漢英詞典角度進行詳細解釋:


一、術語構成解析

  1. 内層(Nèi céng)

    指腦膜結構中最靠近腦實質的部分,對應解剖學中的軟腦膜(Pia Mater) 和蛛網膜(Arachnoid Mater),合稱柔腦膜(Leptomeninges)。

    來源:《神經解剖學》(人民衛生出版社)

  2. 柔腦膜(Róu nǎo mó)

    英文為Leptomeninges,由希臘詞根 "lepto-"(意為“薄、軟”)和 "meninges"(腦膜)組成,強調其薄而柔軟的特性。

    來源:《Dorland's Illustrated Medical Dictionary》(第32版)

  3. 炎(Yán)

    即炎症(Inflammation),指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組織病理反應。


二、醫學定義與病理特征

内層柔腦膜炎等同于柔腦膜炎(Leptomeningitis),主要特征包括:


三、臨床關聯與診斷

  1. 症狀表現

    典型三聯征:發熱、頭痛、頸項強直(Meningismus),可能伴意識障礙或癫痫發作。

  2. 診斷依據
    • 腦脊液檢查:壓力升高、白細胞增多、蛋白含量增高、糖含量降低(細菌性)。
    • 影像學:MRI可顯示柔腦膜強化(Leptomeningeal Enhancement)。

      來源:UpToDate臨床數據庫(《成人細菌性腦膜炎的診斷》)


四、術語對照與權威參考

中文術語 英文術語 定義來源
内層柔腦膜炎 Leptomeningitis WHO疾病分類(ICD-11)
柔腦膜 Leptomeninges 格雷解剖學(第41版)
蛛網膜下腔 Subarachnoid Space 默克診療手冊(專業版)

參考文獻

  1. 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疾病分類ICD-11編碼:1C1B.0(細菌性柔腦膜炎)
  2. 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NLM):MeSH術語 "Meningitis"(條目號:D008581)
  3. 《神經病學》(第8版,賈建平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年。

以上内容綜合醫學詞典、解剖學教材及臨床指南,确保術語解釋的準确性與權威性。

網絡擴展解釋

内層柔腦膜炎是腦膜炎的一種類型,特指腦膜最内層(軟腦膜)的炎症反應。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内層柔腦膜炎屬于腦膜炎範疇,主要累及軟腦膜和蛛網膜下腔。腦膜分為三層:外層硬腦膜、中層蛛網膜、内層軟腦膜,其中軟腦膜直接覆蓋于大腦表面。

  2. 緻病原因

    • 病原體感染:細菌(如肺炎鍊球菌、腦膜炎雙球菌)、病毒(如腸道病毒)、真菌(如隱球菌)等。
    • 感染途徑:常繼發于耳部、鼻窦或呼吸道感染後,病原體通過血液播散至腦膜。
  3. 典型症狀

    • 急性表現:突發高熱(可達39℃以上)、劇烈頭痛、噴射狀嘔吐、頸項強直。
    • 神經系統症狀:意識模糊、畏光、癫痫發作,嬰幼兒可見前囟門膨隆。
  4. 診斷與治療

    • 确診需腰穿檢查腦脊液,可見白細胞增多、蛋白質升高、葡萄糖降低等特征。
    • 治療需根據病原體選擇抗生素(細菌性)或抗病毒藥物(病毒性),重症需及時搶救以降低緻死緻殘風險。
  5. 高危人群與預防 5歲以下兒童和免疫力低下者易感。預防措施包括接種疫苗(如流腦疫苗)、及時治療原發感染病竈。

注:更完整的醫學定義可參考《漢典》和中國醫藥信息平台的權威解釋。若出現疑似症狀,請立即就醫。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