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ild
"囡"在漢英詞典中的解釋可分為以下三個層次:
基本詞義
該字為吳方言特色詞,普通話發音為nān,主要用于上海、蘇州等江南地區,表示"小孩"或"女兒"。權威漢語工具書《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定義為"對小孩的親昵稱呼",《新華字典》英譯版對應為"child; kid",特定語境下可譯作"daughter"(商務印書館,2020)。
文化内涵延伸
據《漢語方言大詞典》記載,該字在吳語區承載着"家庭血脈延續"的象征意義,常與"囝"(兒子)形成對仗詞組"囡囝",引申為父母對子女的統稱。這種用法在明清江南文學作品中尤為常見,如馮夢龍編纂的《山歌》中多次出現該字(中華書局,2005)。
現代應用場景
《新世紀漢英大詞典》列舉了當代常見搭配:
該字現仍高頻使用于長三角地區的民俗稱謂中,如上海童謠《搖啊搖》歌詞"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外婆叫我好囡囡"(上海音樂出版社,2018)。
“囡”是一個具有方言特色的漢字,主要用于吳語地區(如上海、江蘇、浙江等),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發音與結構
核心含義
地域特色
情感色彩
相關詞組
古義溯源
如需進一步了解方言例句或文化背景,可參考上述來源中的吳語研究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