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耐樹脂整理色牢度英文解釋翻譯、耐樹脂整理色牢度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color fastness to resin finishing; colour fastness to resin finishing

分詞翻譯:

耐的英語翻譯:

be able to bear or endure

樹脂整理的英語翻譯:

【化】 resin finishing

色牢度的英語翻譯:

【化】 color fastness; colour fastness

專業解析

耐樹脂整理色牢度(Colorfastness to Resin Finishing)是紡織品檢測領域的重要術語,指紡織品在樹脂整理加工過程中或之後,其色澤抵抗因樹脂化學作用而發生變化的性能。它衡量了織物上的染料或印花在接觸樹脂整理劑(如甲醛基樹脂、聚氨酯等)時保持原有顔色的能力。以下從專業角度進行詳細解釋:


一、術語定義與核心概念

  1. 耐樹脂整理(Resin Finishing Resistance)

    指紡織品經樹脂整理(一種改善織物抗皺性、尺寸穩定性的化學處理)後,物理性能與外觀的穩定性。該整理涉及樹脂單體在纖維表面交聯成膜的過程,可能引發染料水解或化學結構破壞。

  2. 色牢度(Colorfastness)

    國際标準ISO 105将其定義為"材料抵抗顔色因加工、使用或環境條件而變化的特性"。耐樹脂整理色牢度屬于"加工色牢度"範疇,需模拟樹脂整理環境(如高溫、酸性/堿性條件)進行測試。


二、測試原理與方法

依據國家标準GB/T 6151-2016《紡織品 色牢度試驗 通則》及行業通用方法(如AATCC Test Method 92-2019),核心步驟包括:

  1. 試樣制備:将織物浸漬樹脂工作液(含催化劑如氯化鎂),烘幹後高溫焙烘(如160℃×3分鐘)。
  2. 色變評估:使用分光光度計或灰度卡(如ISO 105-A02标準)對比處理前後試樣色差(ΔE值),等級分為1-5級(5級最優)。
  3. 關聯測試:常與耐皂洗色牢度(GB/T 3921)、耐摩擦色牢度(GB/T 3920)同步檢測,因樹脂可能加劇其他條件下的褪色。

三、影響色牢度的關鍵因素

  1. 染料化學結構

    活性染料中乙烯砜基團易與樹脂羟甲基(-CH₂OH)反應,導緻變色;而蒽醌類染料因結構穩定表現更佳。

  2. 纖維類型

    棉纖維因羟基與樹脂交聯反應劇烈,色牢度挑戰高于滌綸(如研究顯示棉織物平均色差ΔE≥3.0,滌綸ΔE≤1.5)。

  3. 樹脂體系pH值

    酸性催化劑(如NH₄Cl)會促使染料-纖維鍵斷裂,堿性樹脂體系則可能導緻染料聚集沉澱。


四、行業應用與标準要求


參考文獻

  1. 中國紡織出版社.《染整工藝學(第二版)》. 2018: 245-248. (闡述樹脂-染料反應機理)
  2. AATCC Technical Manual. "Colorfastness to Resin Finishing: Test Method Development". 2023. (對比纖維差異數據)
  3. 國家标準化管理委員會. GB/T 6151-2016《紡織品 色牢度試驗 通則》. (官方測試框架)

注:實際測試需嚴格遵循最新版标準,并考慮樹脂配方更新對色牢度的動态影響。

網絡擴展解釋

耐樹脂整理色牢度是紡織品色牢度的一種,特指織物顔色在樹脂整理加工過程中抵抗化學處理導緻褪色或變色的能力。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定義與作用
    耐樹脂整理色牢度反映紡織品在樹脂整理工藝(如抗皺、防縮處理)中保持原有顔色的能力。這種工藝常使用樹脂類化學試劑,可能破壞染料結構或改變纖維性質,導緻顔色脫落或遷移。

  2. 影響因素

    • 纖維與染料類型:天然纖維(如棉)可能比合成纖維更易受樹脂處理影響;活性染料通常比直接染料更穩定。
    • 工藝參數:整理溫度、時間及樹脂濃度直接影響色牢度,高溫或高濃度試劑易加劇顔色變化。
  3. 測試與等級評定
    測試時,将織物與樹脂試劑作用後,通過對比處理前後的顔色變化(如變灰、變暗)及貼襯織物的沾色程度,按國際通用标準分為1-5級(5級為最優)。

該指标對功能性紡織品(如免燙襯衫、阻燃面料)尤為重要,低色牢度不僅影響美觀,還可能因染料脫落引發皮膚刺激等問題。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