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wet fastness
be able to bear or endure
damp; humid; wet
【醫】 hygro-
耐濕性(moisture resistance)指材料或産品在潮濕環境中保持原有物理性能和化學穩定性的能力。該術語在材料科學和工程領域具有重要應用價值,其英文對應詞"moisture resistance"被收錄于《牛津英語詞典》的工業技術詞庫,定義為"the ability to withstand degradation in humid conditions"。
在工程材料領域,美國材料試驗協會(ASTM International)制定的D570标準詳細規定了塑料材料吸水性能的測試方法,該标準被廣泛用于評估材料的耐濕性。中國國家标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的GB/T 2423.3-2016标準同樣包含電子元件在恒定濕熱環境下的測試規範,印證了該指标在電子産品制造中的關鍵作用。
高分子材料領域的研究表明,耐濕性主要取決于材料的孔隙率和分子結構緊密程度。劍橋大學材料科學系2018年的研究論文指出,通過添加矽烷偶聯劑可使聚合物材料的吸水率降低40%-60%,這一發現被收錄于《先進材料》期刊。國際标準化組織(ISO)的ISO 4611标準則專門規定了塑料在濕熱環境下的性能變化測定方法,為行業提供了統一的評估基準。
耐濕性是指材料、物體或生物在潮濕或高濕度環境中抵抗水分影響、保持原有性能或結構穩定的能力。以下是詳細解釋及不同領域的應用:
耐濕性主要描述物質對水蒸氣或潮濕環境的抵抗能力。例如,塗料在潮濕環境下是否起泡、農作物在澇害中能否存活等,均與其耐濕性相關。
耐濕性是跨學科的重要性質,需結合具體場景理解。選擇材料或作物時,需區分其耐水性與耐濕性需求,并通過針對性測試驗證性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