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light permanency
be able to bear or endure
bask; shine upon; solarization; solarize; sun
耐曬性(lightfastness)指材料或物質在長期暴露于陽光或人工光源下保持原有顔色和物理化學性質的能力。該術語在紡織、塗料、塑料工業中具有特殊重要性,常對應英文"lightfastness"或"sun resistance",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ASTM)标準D4329将其定義為材料抗紫外線降解的性能指标。
從材料科學角度,耐曬性主要涉及三個維度:
英國塗料聯合會(British Coatings Federation)研究顯示,含受阻胺光穩定劑(HALS)的塗料耐曬性可提升3-5倍。牛津材料系2024年發布的《有機材料光降解》白皮書指出,紫外線波長在290-400nm區間對材料破壞性最強,這也是耐曬性測試的核心參數範圍。
耐曬性是指材料(如顔料、油墨等)在日光或紫外線照射下保持原有顔色穩定性的能力,其核心表現為抗褪色或變色的性能。以下是具體解析:
定義與原理
耐曬性也稱為耐光性,主要衡量材料在光照條件下的耐久性。例如,有機顔料因分子結構中含有偶氮基團,耐曬性通常較差,而無機顔料(如銅鉻黑)則因高溫煅燒結構更穩定,表現出更強的耐光性。
影響因素
測試方法與标準
常用氙光測試儀模拟日光照射加速實驗,并通過國際标準(如ISO 12040)評估。耐曬性等級通常分為1-8級,8級為最優。
應用領域
主要用于對顔色穩定性要求高的場景,如戶外塗料、防曬油墨、高溫材料(如銅鉻黑顔料)等。
實際意義
耐曬性不足可能導緻印刷品變色或工業材料老化,因此相關行業需根據标準選擇合適等級的材料,以确保長期使用效果。
如需更專業的測試細節或具體産品參數,可參考相關行業标準或學術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