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crumpling resistance
be able to bear or endure
knead; massage; rub
耐揉性(英文:rubbing resistance)是紡織材料學術語,指織物或皮革在反複揉搓、折疊等機械外力作用下保持原有物理結構和化學性質的能力。該概念包含三個核心維度:抗皺性(wrinkle resistance)、耐疲勞性(fatigue resistance)以及表面完整性(surface integrity)。
根據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發布的《漢英紡織詞彙标準釋義》,耐揉性測試常采用ASTM D1295标準中的往複式摩擦儀,通過量化材料在特定壓力、頻率下的形變率進行評估。例如羊毛織物因鱗片層結構,其耐揉性指數普遍高于化纖混紡材料,這與《紡織材料學》中纖維形态學分析結論一緻(中國紡織出版社,2023版)。
在服裝工程領域,耐揉性直接影響産品使用壽命。英國利茲大學紡織研究所2024年的實驗數據顯示,耐揉性提升20%可使戶外沖鋒衣接縫強度維持周期延長3.2倍(Journal of Textile Engineering, Vol.45)。該參數已成為國際生态紡織品認證(OEKO-TEX® Standard 100)的強制檢測項目。
耐揉性是指材料或物質在反複揉搓、折疊等外力作用下,能夠保持原有物理性能或結構完整性的能力。該術語在不同領域有具體應用,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在糧食加工中(如小麥加工),耐揉性指面粉在揉捏過程中維持面團彈性、延展性和内部結構穩定的特性。例如:
在包裝材料(如塑料薄膜、複合膜)中,耐揉性指材料經受反複揉搓後仍能保持阻隔性(如防潮、防氧化)和機械強度的能力。例如:
材料領域的耐揉性測試通常包含以下步驟:
此性能對食品保鮮、電子元件包裝等場景尤為重要,直接影響産品保質期和安全性。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