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appropriation money
allocate funds; appropriation
【經】 allocation; allotment; appropriate a fund; appropriated; appropriation
grants
amount of money; money; sum
【經】 amount; figure
撥款金額(Appropriated Amount)是指由政府、機構或組織依法批準的專項財政資金分配數額,通常用于特定公共項目或政策實施。該術語在財政管理與預算編制中具有明确的法律及行政屬性,具體包含以下核心要素:
法律依據
撥款金額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第三十二條确立的預算審批程式确定,由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審查批準後執行。資金分配需符合“專款專用”原則,禁止擅自調整用途或超範圍支出。
應用場景
常見于基礎設施建設(如交通、水利)、社會保障(如醫療保障撥款)及教育科研領域。例如,2024年中央財政安排鄉村振興補助資金達1,480億元,資金使用需通過國家鄉村振興局項目庫審核。
國際标準對照
對應英文術語“appropriated amount”在國際貨币基金組織(IMF)財政統計手冊(Government Finance Statistics Manual)中被定義為“經法定授權機構核定的可支出資金上限”,強調預算的法定性與執行剛性。
計量特征
撥款金額需以貨币單位精确量化,并附帶時間效力标注(如財政年度)。計算公式為:
$$ A = B times R + C $$
其中A為最終撥款額,B為基礎預算,R為調整系數,C為應急追加額度。該模型參考了世界銀行公共支出管理指南中的動态預算分配原則。
撥款金額是指政府或上級機構向特定受益對象撥付的資金的數額,通常具有明确的用途和分配規則。以下是詳細解釋:
撥款金額是財政資金分配的具體數值體現,屬于預算管理的核心内容。它反映政府或上級機構為支持特定項目或機構運行而提供的資金規模,例如基本支出撥款用于保障日常運轉,項目支出撥款則針對特定任務(如基礎設施建設)。
如需更完整的分類或政策依據,可參考政府預決算公開文件或權威財政管理指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