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 block printing
board; boarding
presswork; print; printing; strike off
【計】 imprinting
木闆印刷(Woodblock Printing)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重要印刷技術,指利用雕刻文字的木質印版進行圖文複制的工藝。其核心原理是将文字或圖案反向雕刻于平整木闆表面,塗墨後覆蓋紙張并通過壓力轉印,屬于凸版印刷的早期形式。
從漢英詞典角度解析,該術語對應英文"woodblock printing",部分文獻也譯為"block printing"或"xylography"。根據大英百科全書記載,這種技術最早可追溯至公元7世紀的唐代,比歐洲活字印刷早八百年出現。中國國家圖書館藏《金剛經》(868年)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完整木闆印刷品,證實了該技術的成熟應用。
工藝流程包含三個關鍵階段:
該技術對文化傳播産生革命性影響,北宋時期通過《開寶藏》的刊刻推動佛教典籍流通,明代《永樂大典》的編纂更彰顯其大規模文獻複制能力。大英圖書館藏《金剛經》印本證實了木闆印刷在跨文化傳播中的曆史地位。現代文物修複領域仍沿用改良後的木闆印刷技術,如故宮博物院采用傳統工藝複刻古籍善本。
木闆印刷是一種傳統印刷技術,指在木材上雕刻文字、圖形或圖案制成模闆,再通過刷墨、覆紙等工序将内容轉印到紙張等材料上。以下是詳細解釋:
如需了解具體操作細節或地域流派,可參考、8、9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