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issue slip
dial; move with hand
【計】 dila
【經】 invoice
"撥發單"是中文商務場景中常見的專業術語,指企業或機構在物資調配過程中使用的書面憑證,英文可譯為Allocation and Delivery Document。該單據具有三個核心功能:
物資分配記錄(Material Distribution Record)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定義,"撥"指"分給、調配"(商務印書館,2020),在商務流程中特指對庫存物資的系統性分配。撥發單詳細記載物資名稱、規格、數量及接收部門,形成可追溯的分配記錄鍊。
物流執行依據(Logistics Execution Basis)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供應鍊單據标準化指南》指出,單據中的"發"對應英文"dispatch",要求包含運輸方式、承運方信息、預計到達時間等物流要素,作為實際發貨操作的法定憑據。
財務核算憑證(Financial Accounting Voucher) 該單據需經多方籤章确認,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1號——存貨》規定,構成存貨出庫核算的原始憑證,直接影響企業庫存價值計量和成本分攤計算。
在跨境貿易場景中,該單據需符合ISO 28560國際物流編碼标準,包含13位全球統一标識碼(Global Trade Item Number),确保國際物流環節的可識别性。單據流轉涉及采購、倉儲、物流、財務四大部門,形成完整的物資管控閉環。
“撥發單”是一個由“撥發”和“單”組成的複合詞,具體含義需結合兩部分解釋:
調撥發運
指對物資、款項等進行調配與分發。例如:
官職名稱
曆史上指負責漕船調撥的職官,如宋代有“蔡州撥發”的職位(引秦觀文)。
此處指單據或憑證,即記錄撥發事項的書面文件。提到“撥發單”對應的英文為“issue slip”,屬于經濟領域術語,常用于記錄物資分配或款項撥付。
指用于記錄調撥、分發物資或款項的憑證單據,常見于行政、軍事或企業物資管理中。例如:
“發單”在部分語境中可指發票,但“撥發單”更側重調撥行為的記錄,而非商業交易憑證。建議根據具體使用場景區分。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