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andish
墨水台是中國傳統文房器具中的重要物件,專指用于盛放墨汁或固定墨塊的台座式容器。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其核心功能是“置墨存液,穩硯輔書”,在書寫過程中起到穩定墨塊、防止墨汁潑灑的作用。
在漢英對照語境下,墨水台的英文對應詞為“inkstone table”或“ink slab platform”。商務印書館《牛津漢英大詞典(第2版)》特别指出,該器具區别于西方inkwell(墨水瓶),特指帶有研磨功能的複合型文具,常與硯台配套使用,構成“硯墨系統”。
從器物學角度考證,典型的墨水台包含三個結構組件:
故宮博物院文物研究顯示,清代宮廷造辦處制作的墨水台多選用端石或歙石材質,表面會雕刻《蘭亭序》等書法名篇片段,這類精品現存于故宮文房四寶館陳列室(參見故宮官網數字文物庫編碼:WW-01876)。現代工藝則發展出瓷質鎏金、竹木嵌銀等改良款式。
關于“墨水台”的詳細解釋,結合不同語境有以下兩種含義:
基本定義
指用于盛放墨水的容器,常見于書寫工具組合中。英文對應詞為“inkstand”,通常包含墨水瓶和擱置筆具的托盤,材質多為陶瓷、金屬或木質。
功能與形态
在古漢語中,“墨台”為複姓,源自商代孤竹國後裔(見)。此用法現已罕見,現代語境下較少涉及。
兩種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區分。若需進一步了解實物示例或曆史演變,可參考的裝飾性墨水台案例,或-6關于墨床的文人雅趣描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