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迷走副神經綜合征英文解釋翻譯、迷走副神經綜合征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vago-accessory syndrome

分詞翻譯:

迷走副神經的英語翻譯:

【醫】 vago-accessorius

綜合征的英語翻譯:

【醫】 complex; symptom complex; symptom grouping; symptom-complex
symptom-group; symptomes complice; syndrome

專業解析

迷走副神經綜合征 (Vagus Accessory Syndrome / Schmidt's Syndrome)

迷走副神經綜合征是一種罕見的神經系統疾病,指同時累及迷走神經(第十對腦神經,CN X)和副神經(第十一對腦神經,CN XI)的功能障礙。這兩條神經在解剖學上關系密切,尤其在頸靜脈孔處位置相鄰,因此病變常同時影響兩者。

  1. 核心機制與解剖基礎:

    • 迷走神經 (Vagus Nerve) 是混合神經,負責支配咽喉部肌肉運動(如發聲、吞咽)、胸腔和腹腔内髒的感覺與運動(如心率、消化)、以及部分外耳感覺。
    • 副神經 (Accessory Nerve) 主要支配胸鎖乳突肌和斜方肌,負責頭頸的旋轉和聳肩動作。
    • 該綜合征最常見的病因是病變累及頸靜脈孔區或顱底區域。常見原因包括:
      • 腫瘤:如頸靜脈球瘤、神經鞘瘤(特别是迷走神經或副神經來源的)、腦膜瘤、轉移瘤等。來源:Schwaber, M. K., & Netterville, J. L. (2003). The Lower Cranial Nerves: Anatomy and Surgery. Thieme.
      • 外傷:頸部手術(如頸淋巴結清掃術、頸動脈手術)、頸部穿透傷或鈍器傷。來源:Wilson-Pauwels, L., Akesson, E. J., & Stewart, P. A. (2002). Cranial Nerves: Anatomy and Clinical Comments. BC Decker.
      • 炎症/感染:顱底骨髓炎、腦膜炎、帶狀疱疹等。
      • 血管性病變:頸動脈夾層、動脈瘤壓迫。
      • 特發性:原因不明。
  2. 典型臨床表現:

    • 迷走神經麻痹症狀:
      • 聲音嘶啞 (Hoarseness):由于同側聲帶麻痹(喉返神經是迷走神經分支)。
      • 吞咽困難 (Dysphagia):尤其吞咽液體時易嗆咳,因咽肌和喉部感覺運動障礙。
      • 腭垂偏向健側:檢查可見。
      • 心動過速 (Tachycardia):較少見,因副交感神經(迷走)張力降低。
    • 副神經麻痹症狀:
      • 肩部下垂 (Drooping Shoulder):同側斜方肌無力。
      • 肩部活動受限:聳肩無力,手臂上舉困難(斜方肌功能)。
      • 頭頸旋轉無力:向對側轉頭困難(胸鎖乳突肌無力)。
    • 其他可能伴隨症狀:若病變累及鄰近的舌咽神經(CN IX)或舌下神經(CN XII),可能出現相應症狀(如舌後1/3味覺障礙、舌肌萎縮)。
  3. 診斷:

    • 臨床評估:詳細的神經系統檢查,重點評估後組顱神經功能(CN IX, X, XI, XII)。
    • 影像學檢查:
      • MRI(首選):高分辨率MRI(尤其增強掃描)是評估顱底、頸靜脈孔區病變(如腫瘤、炎症)的金标準。來源:Srinivasan, A., & Mafee, M. F. (2009). Imaging of the Cranial Nerves. Neuroimaging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 CT掃描:有助于評估骨質破壞(如腫瘤侵蝕、骨折)。
    • 喉鏡檢查:直接觀察聲帶運動,确認聲帶麻痹。
    • 神經電生理檢查:肌電圖(EMG)可評估斜方肌和胸鎖乳突肌的神經支配情況。
  4. 治療與管理:

    • 病因治療:治療目标是解決根本原因。
      • 腫瘤:根據腫瘤性質選擇手術切除、放療(包括立體定向放射外科如伽瑪刀)或化療/靶向治療。
      • 炎症/感染: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藥物。
      • 外傷:視情況保守治療或手術修複。
    • 對症支持治療:
      • 聲音康複:言語治療師指導發聲訓練。
      • 吞咽康複:吞咽治療師指導安全吞咽技巧和鍛煉。
      • 肩部功能康複:物理治療改善肩關節活動度和力量,使用吊帶支撐下垂的肩部。
      • 聲帶注射或喉框架手術:對于持續聲帶麻痹導緻嚴重發聲和吞咽問題者。

迷走副神經綜合征是迷走神經和副神經聯合受損導緻的臨床症候群,主要表現為聲音嘶啞、吞咽困難、肩部下垂和轉頭無力。其診斷依賴于詳細的臨床評估和影像學(尤其是MRI),治療需針對病因并輔以積極的康複支持。

網絡擴展解釋

迷走神經屬于副交感神經系統,而“迷走副神經綜合征”可能是指迷走神經功能紊亂或迷走神經過度活躍引起的綜合症狀()。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機制

迷走神經是第10對腦神經,屬于副交感神經分支,主要功能是調節内髒活動(如減慢心率、促進消化)。當迷走神經興奮性異常增高時,可能引發一系列生理紊亂,稱為“迷走神經功能紊亂”或“迷走神經綜合征”()。

二、典型症狀

  1. 心血管系統:心動過緩(嚴重時導緻暈厥)、血壓下降()。
  2. 消化系統:惡心、嘔吐、腹瀉或腸蠕動加快()。
  3. 神經系統:頭暈、頭痛、出汗異常、瞳孔縮小()。
  4. 全身症狀:乏力、焦慮或情緒波動()。

三、常見誘因

四、診斷與應對建議

  1. 醫學檢查:需通過心電圖、動态心電監測等排除器質性疾病()。
  2. 生活方式調整:規律作息、適度運動、情緒管理()。
  3. 緊急處理:嚴重心動過緩或暈厥時需及時就醫()。

注:該症狀通常屬于功能性疾病,目前無特異性治療藥物,需綜合管理()。若症狀頻繁發作,建議咨詢神經内科或心血管專科醫生。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