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散電極英文解釋翻譯、彌散電極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dispersing electrode; indifferent electrode
分詞翻譯:
彌的英語翻譯:
cover; fill; full; more; overflowing
散的英語翻譯:
come loose; dispel; disperse; disseminate; fall apart; give out; scatter
電極的英語翻譯:
electrode; pole
【化】 electrode; pole
【醫】 electrode; rheophore
專業解析
彌散電極(Dispersive Electrode),在生物醫學工程和電外科手術領域,指一種用于形成安全電流回路、防止組織灼傷的關鍵裝置。其核心功能是将高頻電流從患者身體安全、均勻地導回電外科設備,确保電流密度足夠低以避免局部過熱損傷。
一、術語定義與原理
- 漢英對照:中文“彌散電極”對應英文“Dispersive Electrode”或“Return Electrode”。其中“彌散”強調電流在電極接觸面上的均勻分散特性。
- 工作原理:在單極電外科手術中,電流通過手術器械(活性電極)聚焦作用于目标組織,再經彌散電極大面積分散回流至設備。其設計通過增大接觸面積(通常≥100cm²)顯著降低電流密度,使單位面積的熱效應降至安全阈值以下(通常<0.1W/cm²)。
二、核心功能與臨床意義
- 電流回路安全:作為高頻電流的低阻抗回流路徑,避免電流在體内異常集中(如經心髒或植入設備),防止非目标組織灼傷。
- 熱損傷防護:通過分散電流密度,将組織溫升控制在≤6°C(國際标準ISO 60601-2-2要求),避免真皮層及皮下組織壞死。
- 監測安全保障:現代智能電極集成接觸質量監測系統(REM),實時檢測阻抗變化。若接觸不良導緻電阻升高(>200Ω),設備自動中斷輸出并報警,顯著降低灼傷風險。
三、應用場景與技術規範
- 適用領域:廣泛應用于電切、電凝、射頻消融等單極電外科手術,以及經皮神經電刺激(TENS)治療。
- 技術标準:
- 接觸面積:成人電極最小有效面積≥100cm²(兒科專用電極≥30cm²)。
- 導電材料:醫用凝膠/水基粘合劑确保低界面阻抗(通常<50Ω)。
- 安全認證:需符合IEC 60601-2-2醫療器械安全标準及FDA指南要求。
四、權威定義參考
- 國際标準定義:ISO 60601-2-2《醫用電氣設備安全要求》将彌散電極定義為“用于在患者身體上建立低電流密度區域,使高頻手術電流安全返回設備的電極”。
- 臨床指南:美國手術室護士協會(AORN)指南強調其必須完整貼合清潔幹燥皮膚(避開骨突、瘢痕及毛發區),并推薦使用一次性電極杜絕交叉感染。
同義詞擴展:中性電極(Neutral Electrode)、回路電極(Return Electrode)、患者回路電極(Patient Return Electrode)。
參考文獻來源
- 國際電工委員會标準 IEC 60601-2-2:2017
-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FDA Guidance: Electrosurgical Devices
- 歐洲醫療器械數據庫 EUDAMED Device Classification: Active Therapeutic Devices
- 美國手術室護士協會 AORN Guidelines for Electrosurgical Safety
網絡擴展解釋
根據您提供的詞語“彌散電極”,目前可查證的信息中并未發現該詞作為固定術語存在。以下是分項解釋及推測性分析:
一、詞語分項解釋
-
彌散()
指氣體、煙霧或氣味等物質向四周擴散、逐漸分散的過程。例如郭沫若在《鳳凰涅槃》中描述的“香煙彌散”,即形象化地展現了這種彌漫消散的狀态。
-
電極()
指電流進入或離開非金屬介質(如電解液、半導體)的導電體,常見于電池、電子管等設備中,通常由金屬或碳制成。
二、組合詞的可能含義推測
若将兩詞結合理解,可能指向以下兩種場景:
- 電化學領域:描述電極表面發生的物質擴散現象,如電解過程中離子在電極附近的彌散分布。
- 材料科學:指電極材料具有多孔或網狀結構,使反應物質能均勻分散其中,提升電極效率(類似“擴散電極”概念)。
三、建議
由于“彌散電極”未見于權威資料,建議:
- 核對術語準确性,确認是否為“擴散電極”等相近專業詞彙;
- 提供更多上下文,以便進一步分析具體應用場景。
(注:若需深入探讨電化學相關概念,建議參考《電化學原理》等專業文獻。)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