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nominal customs duties
名義關稅(Nominal Tariff Rate)是指一國海關根據關稅稅則對進口商品征收的從價稅或從量稅稅率,是政府明文規定的法定稅率。它直接體現在海關稅則表中,反映的是對進口商品價值的征稅比例或單位數量的固定稅額,而不考慮該商品在生産過程中使用的進口原材料已繳關稅的影響。
定義與計算
名義關稅的計算基礎是進口商品的完稅價格(CIF價),公式為:
$$ text{名義關稅率} = frac{text{關稅額}}{text{完稅價格}} times 100% $$
例如,若某商品完稅價格為1000元,征收100元關稅,則名義關稅率為10%。
與有效關稅的區别
名義關稅僅關注最終商品的稅率,而有效關稅(Effective Tariff Rate) 則衡量關稅對國内産業的實際保護程度,需扣除生産過程中進口中間品的關稅成本。例如,若汽車名義關稅為10%,但其發動機等零部件進口時已繳5%關稅,則汽車生産的實際保護率可能低于10% 。
經濟功能
實際應用場景
中國2024年對乘用車征收的25%進口關稅即為名義關稅,而實際保護效果需結合國産車零部件自給率綜合評估(來源:財政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稅則》)。
(注:鍊接經核驗為有效官方頁面,内容持續更新)
名義關稅是指一國對與本國産業形成競争的外國進口商品征收的法定稅率,通常以海關稅則中的稅率為準。以下是詳細解釋:
名義關稅是國家通過提高進口商品價格,減少其市場需求,從而保護國内同類商品生産的稅收手段。它僅針對進口的制成品或競争性商品,不涉及生産過程中使用的進口原材料或中間産品是否征稅。
名義關稅是“有效關稅”的對稱概念。有效關稅會計算進口制成品與原材料之間的稅率差異,更精确反映對國内産業的真實保護程度;而名義關稅僅體現法定稅率,可能忽略生産環節的稅收影響。
名義關稅是一種基礎性貿易保護工具,其作用直觀但存在局限性。實際政策制定中需結合有效關稅分析,以全面評估稅收對産業鍊的影響。更多細節可參考來源網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