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nominal cost
in name; name; nominal
costing
【經】 cost; cost,insurance,freight by plane; degression
名義成本(Nominal Cost)是會計學和經濟學中用于描述以貨币單位直接計量的賬面成本概念,其特點在于不調整通貨膨脹或貨币時間價值對實際購買力的影響。例如某設備在2020年以100萬元購入,2025年賬面價值仍記為100萬元,此時其名義成本與實際市場重置成本可能存在顯著差異。
從漢英對照角度看,《牛津英漢雙解詞典》将"nominal"解釋為"existing in name only"(僅存于名義上的),與"cost"組合後特指未剔除物價變動因素的貨币計量成本。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第16號文件指出,名義成本計量方式適用于短期資産的價值确認,但在涉及長期投資決策時需配合實際成本分析使用。
該術語的典型應用場景包括:
權威參考資料可查閱中國財政部發布的《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財政部令第76號)第三章關于會計計量屬性的規定,以及劍橋大學出版的《高級商業英語詞典》中關于nominal terms的詞條解析。
名義成本是一個在不同領域具有多重含義的專業術語,具體解釋需結合應用場景。以下是綜合不同來源的詳細說明:
債券名義成本
指債券票面注明的固定利率,是計算利息支付的基準。例如票面利率5%的債券,其名義成本即5%,但需注意實際稅後成本可能低于此數值(因利息支出可抵稅)。
管理會計中的估算成本
當缺乏曆史數據時,企業根據經驗或技術資料測算的預估成本。例如新産品開發初期,通過技術參數推算材料費用,這種估算值即名義成本。
建議參考高頓教育等權威來源()獲取更系統的會計處理案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