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sitting in camera
secret; reserve; mystery; behind the curtain; privacy
【經】 secret
hold a court; open a court session; sitting
【法】 court in session; hold a court; open a court; session; sitting
秘密開庭(mìmì kāitíng)指法院在審理案件時,不公開進行庭審程式,僅允許特定人員(如當事人、代理人、法警等)參與,不對公衆、媒體開放旁聽的法律程式。該制度旨在保護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或特殊案件(如涉及未成年人)的敏感信息。其對應的英文法律術語為"secret trial" 或"in camera hearing"。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188條規定,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或商業秘密的案件,當事人可申請不公開審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一律不公開審理。此類庭審過程及記錄均嚴格保密,判決結果可公開但需隱去敏感信息。
在英美法系中,"secret trial"(秘密審判)特指全程封閉的訴訟程式,常見于涉及國家安全(如《Official Secrets Act》)或證人保護的案件。而"in camera hearing"(拉丁語,意為"在私室内")多指部分環節不公開,如證據審查階段(參見《Black's Law Dictionary》對"in camera"的定義)。
情形 | 中國法律依據 | 英美法系實踐 |
---|---|---|
國家秘密案件 | 《刑訴法》第188條 | 《國家安全法》相關條款 |
未成年人案件 |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110條 | 《青少年司法與刑事證據法》 |
商業秘密糾紛 | 《反不正當競争法》第32條 | 《統一商業秘密法案》(UTSA) |
涉及性犯罪或隱私案件 | 《民法典》第1039條 | 《性犯罪(修正)法案》第25條 |
中國法律文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2018修正)第188條: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1810/2e6f72c5d6724b5d87b45e8be0cce0e0.shtml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2020修訂)第110條:http://www.moj.gov.cn/pub/sfbgw/zwxxgk/fdzdgknr/fl/202010/t20201018_342587.html
英美法系釋義
Black's Law Dictionary (11th ed.): "in camera" 條目(Thomson Reuters)
UK Ministry of Justice: Criminal Procedure Rules Part 16 (Evidence of bad character): https://www.justice.gov.uk/courts/procedure-rules/criminal/docs/2015/crim-proc-rules-part-16.pdf
國際人權标準
聯合國《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14條:要求審判公開,但允許基于道德、公共秩序等例外情形:https://treaties.un.org/doc/treaties/1976/03/19760323%2006-30%20am/ch_iv_04.pdf
秘密開庭需嚴格遵循法定程式,避免侵犯當事人公開審判權(如歐洲人權法院在Borgers v. Belgium案中的裁決)。中國法院實施時須出具書面決定書說明不公開理由,并保障當事人異議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刑訴法〉的解釋》第222條)。
“秘密開庭”是法律實踐中的一種争議性表述,通常指法院在不符合法定不公開審理條件的情況下,對案件采取限制旁聽、不公開庭審信息等操作。其核心概念與法律依據如下:
根據《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等規定,法院僅在以下情況可不公開審理:
程式違規現象
部分法院存在擴大化限制旁聽的現象,例如僅允許2-3名家屬旁聽,甚至排斥媒體和公衆()。這種做法被質疑違反“公開審理”原則,可能削弱司法監督()。
與“不公開審理”的區别
注:若需了解具體案件的合法性判斷,建議通過司法機關或律師核實審理程式是否符合《人民法院法庭規則》。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