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棉子酚(英文:Gossypol)是一種天然存在于棉花植物(Gossypium 屬)中的多酚類化合物,尤其集中于棉籽、棉根及棉株其他組織中。其名稱直接源于棉花屬的學名 Gossypium,後綴“-ol”表明其醇類化學結構特性。以下從漢英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棉子酚是一種黃色的脂溶性多酚,化學式為 $text{C}{30}text{H}{30}text{O}_8$,具有旋光異構現象(存在(+)和(-)兩種對映體)。它作為棉花植物的天然防禦物質,可抵抗昆蟲和病原體侵害。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相關報告,棉子酚在棉籽中的含量可達0.4%-1.7%,是棉籽油加工過程中需重點去除的有毒成分。
棉子酚可抑制精子發生與活動力。中國學者曾研究其作為男性避孕藥的潛力,但因個體差異及不可逆性副作用未廣泛應用。據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NCBI)文獻,其作用機制與幹擾精子線粒體功能相關。
多項體外實驗表明,棉子酚對某些癌細胞(如乳腺癌、前列腺癌)及病毒(如HIV)有抑制作用。美國癌症協會(ACS)指出,其抗癌機制涉及誘導腫瘤細胞凋亡及抑制血管生成,但臨床研究尚處早期階段。
棉籽粕作為動物飼料時,殘留棉子酚可導緻單胃動物(如豬、禽類)生長抑制及器官損傷。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建議棉籽粕需經脫毒處理(如加熱、化學鈍化)後限量使用。
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規定食用棉籽油中遊離棉酚限量為0.6 mg/kg。中國國家标準《GB 2716-2018》食用油安全标準明确要求精煉棉籽油棉酚含量≤0.015%。若長期攝入過量棉子酚,可能引發低鉀血症、代謝性酸中毒等健康風險。
權威來源參考:
- 世界衛生組織(WHO)《棉酚在食品安全中的評估報告》
- 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PubMed)關于棉酚藥理研究的文獻綜述
-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棉籽粕在動物飼料中的應用指南》
- 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食品安全國家标準 植物油》(GB 2716-2018)
棉子酚(Gossypol)是一種天然存在于棉屬植物中的多酚類化合物,主要從棉籽中提取。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如需更詳細的生産信息或技術參數,可參考化學數據庫(如、10)。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