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inuously; unbroken
"綿綿"在漢英詞典中的核心釋義為"連續不斷、細密悠長",其語義場涵蓋自然現象、情感表達及抽象概念三個維度。根據《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第7版),該詞最早見于《詩經·大雅》"綿綿瓜瓞",本義指植物藤蔓的連綿生長,後經詞義泛化形成三層引申義:
自然意象:描述雨雪、山脈等持續性自然現象(《牛津漢英詞典》第3版),如"春雨綿綿"對應英文"continuous drizzle",突顯時間維度的延展性。宋代詞人柳永《八聲甘州》"對潇潇暮雨灑江天"即屬此類用法。
情感維度:表達纏綿不絕的情愫,《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中華書局)注"情意綿綿"英譯作"endless tenderness",強調情感的持久性特征。清代納蘭性德《金縷曲》"綿綿思遠道"即典型用例。
抽象概念:用于哲學語境指代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中國哲學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引《周易·系辭》"生生之謂易,成象之謂乾,效法之謂坤"闡釋其宇宙論内涵,對應英文譯法"unceasing vitality"。
詞源考據顯示,該詞甲骨文字形作"糸"旁疊加,據《說文解字注》(段玉裁)釋為"聯微不絕",印證其原始語義與絲織品的細密紋理相關。現代語義場分析表明,其英譯需根據語境在"continuous/unbroken/tender"間作動态選擇。
“綿綿”是一個形容詞,讀音為mián mián,形容事物連續不斷、細密持久的狀态。以下是詳細解析:
連續不斷
多用于描述自然景象或抽象情感的延續性,如“秋雨綿綿”“山脈綿綿”。
示例:
微弱而細密
強調事物輕柔、微小的持續性,如“細雨綿綿”“情意綿綿”。
“綿綿”在文學中常承載抒情色彩,如李商隱的“春心莫共花争發,一寸相思一寸灰”可呼應“情意綿綿”的意境。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典》或古典詩詞集等權威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