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revaluation
currency value; valuta
readjust; redress
【計】 reabjustment; realignment
【化】 readjust(ing); readjustment
币值的重新調整(Currency Revaluation/Adjustment)指一國政府或貨币當局通過法定手段改變本國貨币對外币的彙率水平或内在價值的行為。該術語在漢英詞典中對應"currency revaluation"(升值型調整)和"currency devaluation"(貶值型調整)兩種核心概念。
核心要素解析:
法定調整屬性
需區分市場波動與政策幹預,世界銀行将法定調整定義為"政府主導的彙率制度變更"(World Bank, 2023《彙率機制手冊》),如1994年中國推行的彙率并軌改革。
價值基準維度
包含對内價值(購買力)與對外價值(彙率)雙重調整。國際貨币基金組織(IMF)在《國際金融統計》中将購買力調整歸類為"貨币供應量調控的衍生效應"。
政策工具組合
中國人民銀行2020年工作論文顯示,典型調整手段包含:彙率中間價修正、外彙儲備幹預、利率聯動調控等三維度操作框架。
經濟影響層級:
曆史參照系:
2005年人民币彙率形成機制改革被國際金融協會(IIF)定義為"漸進式币值調整範式",通過參考一籃子貨币實現動态平衡,該案例已載入劍橋大學《現代貨币史》教材第15章。
币值的重新調整是指通過政策或市場手段改變貨币的購買力或兌換價值,通常涉及彙率變動、貨币政策調控等。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币值指貨币的實際購買能力,即單位貨币能交換的商品或服務數量。例如人民币币值穩定意味着其在國内外的購買力波動較小。
人民币彙率改革即通過市場化機制逐步調整币值,既增強彙率彈性,又避免對經濟造成劇烈沖擊。
如需更完整的政策背景或曆史數據,可參考的彙率改革内容及的币值變動案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