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尼拉英文解釋翻譯、馬尼拉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Manila
相關詞條:
1.Manilla
分詞翻譯:
馬的英語翻譯:
equine; gee; horse; horseflesh; neddy; steed
【醫】 hippo-
尼的英語翻譯:
Buddhist nun; priestess
拉的英語翻譯:
pull; draw; drag in; draught; haul; pluck
【機】 pull; tension; tractive
專業解析
馬尼拉(Manila)是菲律賓首都及最大港口城市,其漢英詞典釋義可從以下多維度解析:
1. 詞源與曆史含義
馬尼拉名稱源自他加祿語“Maynila”,由“may”(存在)與“nilad”(一種紅樹植物)組合而成,反映該地區早期植被特征。16世紀西班牙殖民時期,馬尼拉成為亞洲與美洲貿易的中轉站,史稱“馬尼拉大帆船貿易”,推動了跨太平洋文化交流(來源:菲律賓國家曆史委員會)。
2. 地理與行政定義
現代馬尼拉指馬尼拉大都會(Metro Manila),包含17個市鎮,總面積638.55平方公裡。其核心區位于馬尼拉灣東岸,帕西格河穿城而過。作為菲律賓政治、經濟中心,馬尼拉擁有東南亞最密集的CBD之一——馬卡蒂金融區(來源:菲律賓國家統計局)。
3. 文化象征與衍生詞彙
英語中“Manila”衍生出特定術語:
- Manila envelope:19世紀由馬尼拉麻纖維制成的經典黃褐色信封(來源:大英百科全書)
- Manila hemp:指當地特産蕉麻(Abacá),曾為全球船纜主要原料(來源:Merriam-Webster詞典)
4. 發音與拼寫規範
國際音标标注為/məˈnɪlə/,常見拼寫錯誤包括誤作“Manilla”。牛津英語詞典強調詞尾“-la”為标準拼寫形式(來源: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5. 當代社會意義
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成員,馬尼拉融合了西班牙殖民建築(如聖奧古斯丁教堂)、美式城市規劃及亞洲傳統市集文化,形成獨特的東南亞都市景觀(來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産中心)。
網絡擴展解釋
馬尼拉是菲律賓共和國的首都及最大港口城市,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國家歸屬與地理位置
- 所屬國家:菲律賓共和國(東南亞群島國家)。
- 地理位置:位于呂宋島西岸,瀕臨天然良港馬尼拉灣,巴石河穿城而過,将城市分為南北兩部分,通過6座橋梁連接。
二、行政區劃與人口
- 行政區劃:包含14個區,其中7個位于巴石河北岸,6個在南岸,另有1個區被分割。
- 人口規模:根據最新數據,總人口約1288萬(2024年統計),大馬尼拉都會區覆蓋周圍12個市鎮,總人口近800萬。
三、經濟與交通地位
- 經濟中心:集中全國三分之一的工業,主導制糖、紡織、煙草等産業,金融和商業發達。
- 港口與交通:馬尼拉港可同時停泊20餘艘萬噸巨輪,擁有國際航空站,是亞洲重要航運樞紐。
四、文化與旅遊特色
- 别稱:被稱為“岷裡拉”(當地譯名)或“亞洲的紐約”。
- 旅遊資源:以名勝古迹和自然風光聞名,是亞洲熱門旅遊目的地之一。
五、其他關鍵數據
- 面積:638平方千米(僅市區),大都會區面積約920平方千米。
- 氣候:熱帶季風氣候,全年溫暖濕潤。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背景或旅遊景點信息,可參考相關權威資料進一步了解。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