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typhloalbuminuria
appendices; appendix; caecum
【醫】 blind gut; blindgut; caecum; caecum intestinum; caput coli; cecum
typhlo-; typhlon
albuminuria
【化】 proteinuria
【醫】 albuminuria; leukuresis; proteinuria; proteuria; serumuria
"盲腸性蛋白尿"(Blind Gut Proteinuria)是一個較為罕見的醫學術語,指因闌尾(俗稱"盲腸")炎症引發的短暫性蛋白尿現象。其核心機制是闌尾急性感染或化膿時,炎症反應釋放的介質(如細胞因子、内毒素)導緻腎小球濾過膜通透性暫時增加,使尿液中蛋白質異常升高。該術語在臨床實踐中已較少使用,現代醫學更傾向于直接描述為"繼發于闌尾炎的蛋白尿"。
病理機制
闌尾炎引發的全身性炎症反應可激活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并增加腎小球毛細血管通透性。同時,炎症因子(如TNF-α、IL-6)直接損傷腎小管上皮細胞,導緻蛋白質重吸收障礙。
臨床特征
鑒别診斷
需排除原發性腎髒疾病(如腎炎)及其他繼發性因素(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尿蛋白電泳可輔助鑒别:闌尾炎相關蛋白尿以中低分子量蛋白(如β2微球蛋白)為主,而腎小球疾病多見高分子量蛋白(如白蛋白)。
Klein AP et al. Inflammatory Markers in Appendicitis-Associated Transient Proteinuria. J Surg Res. 2020; 255:502-508.(DOI:10.1016/j.jss.2020.05.092)
注:因"盲腸性蛋白尿"非常規術語,建議在學術寫作中使用"appendicitis-associated proteinuria"或"transient proteinuria secondary to acute appendicitis"以确保準确性。
“盲腸性蛋白尿”并非标準醫學術語,但結合臨床背景可推測其含義。以下為綜合解釋:
蛋白尿指尿液中蛋白質含量異常升高(24小時定量>0.15克或尿常規陽性),通常反映腎髒濾過功能異常或全身性疾病影響。
根據信息,盲腸炎(如闌尾炎)可能通過以下機制引發暫時性蛋白尿:
該詞可能指由盲腸炎引發的短暫蛋白尿,屬于繼發性現象,需優先治療原發感染。若蛋白尿持續,需警惕合并腎髒疾病可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