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copper dichloride
chloridize; chlorination
【化】 chloration; chlorination
【醫】 chlorination
correctitude; just; positive; principal
【計】 POS
【化】 nor-; ortho-
【醫】 iusto; nor-; o-; ortho-
copper; cuprum
【醫】 copper; Cu; cuprum
氯化正銅(Copper(I) chloride)是一種無機化合物,化學式為CuCl,在英文中常被稱為"cuprous chloride"。該物質在常溫下為白色立方晶系結晶或灰白色粉末,暴露于濕空氣中易氧化為藍綠色堿式鹽,幹燥條件下相對穩定。其熔點為422°C,沸點1490°C,微溶于水但易溶于濃鹽酸和氨水,形成絡合物如[CuCl₂]⁻和[Cu(NH₃)₂]⁺。
從化學性質分析,氯化正銅具有還原性,可被氧氣氧化為氯化銅(CuCl₂),與強氧化劑反應生成二價銅化合物。在有機合成中,它作為催化劑廣泛應用于烏爾曼反應、桑德邁爾反應等碳-雜原子鍵形成過程。工業上還用于染料制造、電鍍工藝以及作為脫硫劑去除石油中的硫雜質。
根據美國化學會(ACS)《無機合成》記載,該化合物可通過銅粉與濃鹽酸在氧氣存在下反應制備:
$$
2Cu + 4HCl + O₂ → 2CuCl + 2H₂O + Cl₂↑
$$
此方法在實驗室和工業生産中均有應用。在安全規範方面,國際化學品安全卡(ICSC)指出其粉塵對眼睛和呼吸道有刺激性,操作時需佩戴防護設備。
“氯化正銅”是中文中對特定銅的氯化物的舊稱或非系統命名。根據銅的氧化态,其對應的化合物及解釋如下:
化學組成
該名稱實際指代氯化銅(CuCl₂),其中銅的氧化态為+2價。在傳統命名中,“正”用于區分+2價的銅(即“正銅”)與+1價的“亞銅”(如氯化亞銅CuCl)。
物理與化學性質
應用領域
氯化銅常用于有機合成催化劑、染料媒染劑、電鍍工業及實驗室試劑。例如,在印刷電路闆蝕刻中,其溶液可溶解多餘的銅。
與“氯化亞銅”的區别
氯化亞銅(CuCl)中銅為+1價,呈白色固體,難溶于水,但溶于濃鹽酸形成[CuCl₂]⁻絡離子。兩者可通過顔色、溶解度和氧化能力區分。
“氯化正銅”即現代命名的氯化銅(CuCl₂),其命名源于銅的+2價态。需注意與+1價的氯化亞銅(CuCl)區分,避免混淆。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