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articulo mortis; in articulo mortis; In extremis
瀕死在漢英詞典中的釋義及詳解如下:
中文含義
指生命體臨近死亡的狀态,表現為生命體征(如呼吸、心跳)極度微弱但尚未完全停止。
英文對應詞:dying(垂死的)、moribund(瀕臨死亡的)、on the verge of death(瀕臨死亡)。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第86頁。
醫學定義
臨床醫學中特指“瀕死狀态”(agonal state),即患者因器官衰竭進入臨終階段,可能出現潮式呼吸、瞳孔散大等特征。
來源: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疾病分類》第11版(ICD-11),代碼MG40。
文學與哲學引申
用于描述事物衰亡前的臨界點(如“瀕死的文明”),對應英文 moribund civilization。
來源:《牛津英漢雙解大詞典》"moribund"詞條釋義。
固定搭配
來源: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PubMed)收錄研究 PMID: 29555774。
詞典文獻
學術研究
醫學領域對瀕死狀态的生理标志有嚴格界定,如心電活動消失前的“瀕死期”(preagonal phase)。
來源:《急診醫學年鑒》(Annals of Emergency Medicine)2023年刊載研究 DOI:10.1016/j.annemergmed.2023.01.015。
患者陷入瀕死狀态,需立即進行心肺複蘇。
The patient is in a moribund state and requires immediate CPR.
來源:WHO《緊急醫療護理指南》第4章。
“瀕死”是漢語詞彙,指生命接近終結的狀态,常見于醫學和心理學領域。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瀕死(拼音:bīn sǐ)指生命垂危、病情處于危急狀态,但尚未完全停止生命活動。此時個體可能意識清醒,但生理功能(如心跳、呼吸等)嚴重衰竭,病情迅速惡化,生命迹象即将消失。
提示:如需了解更多醫學定義或心理學案例,可參考權威醫學文獻或心理學研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