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洛氏硬度試驗英文解釋翻譯、洛氏硬度試驗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機】 rockwell hardness test

分詞翻譯:

洛氏硬度的英語翻譯:

【化】 Rockwell hardness

試驗的英語翻譯:

experiment; test; try; try on; try out; examination; experimentation; trial
trial run
【計】 breadboarding
【醫】 probation; test; tria
【經】 test; trial

專業解析

洛氏硬度試驗(Rockwell Hardness Test)是一種通過測量材料表面壓痕深度确定硬度的标準化方法,由美國冶金學家Hugh M. Rockwell于1919年發明。該方法因其高效性和廣泛適用性,成為工業領域最常用的硬度檢測手段之一。

核心原理與操作流程

試驗采用金剛石圓錐或硬質合金球作為壓頭,分兩次施加試驗力:先施加初試驗力(10kgf),建立基準位置;再施加主試驗力(60-150kgf),保持規定時間後卸除主試驗力,通過殘餘壓痕深度增量計算硬度值。計算公式為:

$$

HR = N - frac{h}{S}

$$

其中$N$為标尺常數(HRA/C标尺為100,HRB标尺為130),$h$為壓痕深度增量(單位0.002mm),$S$為标尺系數(金剛石壓頭取1,鋼球壓頭取0.26)。

标尺分類與應用

常用标尺包括:

  1. HRA(60kgf載荷):適用于硬質合金、陶瓷等超硬材料
  2. HRB(100kgf載荷):用于銅合金、鋁合金等中軟金屬
  3. HRC(150kgf載荷):檢測淬火鋼、钛合金等高強度材料

    該分級系統符合ASTM E18标準要求,試驗結果需标注标尺類型,如HRC 60表示采用C标尺測得硬度值60。

技術優勢與局限性

相較于布氏硬度和維氏硬度測試,洛氏法的優勢在于:直接數字顯示結果、無需顯微鏡測量、可測薄壁件。但需注意試樣厚度需大于壓痕深度10倍,且不同标尺間不可直接對比。美國國家标準技術研究院(NIST)建議定期使用标準硬度塊校準設備,确保測試精度符合ISO 6508規範要求。

參考文獻

  1. ASTM International. 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Rockwell Hardness of Metallic Materials (E18-24)
  2. ISO. Metallic materials—Rockwell hardness test (ISO 6508-1:2023)
  3. NIST. Hardness Testing Handbook

網絡擴展解釋

洛氏硬度試驗是一種通過測量壓痕深度來評估材料硬度的測試方法,廣泛應用于金屬、塑料等材料的硬度檢測。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基本原理

洛氏硬度試驗由美國工程師S.P.洛克威爾于1919年提出。其原理分為兩個階段:

  1. 預負荷(輕負荷):施加初試驗力穩定材料表面,消除微小不平整的影響。
  2. 主負荷(重負荷):施加重載荷形成壓痕,卸除後保留預負荷,測量兩次壓痕深度差(以0.002毫米為一個硬度單位)。

計算公式:
$$ HR = N - frac{h}{0.002} $$
其中,( N )為常數(HRA、HRC标尺時( N=100 ),HRB時( N=130 )),( h )為兩次壓痕深度差。


二、常用标尺及適用材料

洛氏硬度根據壓頭類型和載荷不同分為多種标尺,常見三種如下:

  1. HRA:金剛石圓錐壓頭,60kg載荷,用于硬質合金等高硬度材料(範圍20-88HRA)。
  2. HRB:1.5875mm鋼球壓頭,100kg載荷,適用于軟鋼、有色金屬等(範圍20-100HRB)。
  3. HRC:金剛石圓錐壓頭,150kg載荷,用于淬火鋼、鑄鐵等(範圍20-70HRC)。

三、測試步驟

  1. 施加初試驗力(預負荷)并保持。
  2. 增加至主試驗力,保持規定時間。
  3. 卸除主試驗力,保留初試驗力,測量壓痕深度差并計算硬度值。

四、應用領域與優勢


五、标準化

測試方法遵循國際标準(如JIS Z2245),确保結果可比性。标注時需注明标尺,例如“50HRC”表示使用C标尺測得的硬度值為50。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JIS标準或權威檢測手冊。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