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scrofulous abscess; strumous abscess
瘰疬性膿腫(Scrofulous Abscess)是結核分枝杆菌感染引發的特異性化膿性病變,常見于淋巴結結核(又稱瘰疬)晚期階段。該術語在醫學文獻中對應英文"scrofulous abscess"或"tuberculous cold abscess",其病理特征為幹酪樣壞死物質液化形成的無痛性膿腫。
根據《實用結核病學》(第3版)記載,此類膿腫的典型表現為:
世界衛生組織結核病診斷指南指出,瘰疬性膿腫的确診需結合:
在中醫典籍《醫宗金鑒》中,該病症被歸入"瘰疬門",描述為"結核累累如串珠,潰後膿水清稀,夾有敗絮狀物",與現代醫學的病理描述高度吻合。治療原則強調抗結核藥物(如異煙肼、利福平)全程化療配合膿腫穿刺抽吸,避免切開引流造成經久不愈的窦道。
瘰疬性膿腫是結核杆菌感染引起的特殊類型膿腫,屬于慢性化膿性炎症,又稱“冷膿腫”。以下是詳細解釋:
定義與病因 瘰疬性膿腫是頸部淋巴結結核(瘰疬)進展後形成的局限性膿液積聚。由結核分枝杆菌感染淋巴結引發,病原體通過血液或淋巴擴散至頸部,導緻淋巴結壞死液化,形成無痛性膿腫。
臨床表現
與普通膿腫的區别 |對比項 | 瘰疬性膿腫| 普通膿腫| |------------------|-------------------------------------|-----------------------------------| | 病原體 | 結核杆菌| 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化膿性細菌 | | 炎症反應 | 無紅腫熱痛(冷膿腫)| 紅腫熱痛明顯| | 膿液特點 | 稀薄、含幹酪樣壞死物 | 黏稠、有臭味 | | 全身症狀 | 低熱、盜汗、消瘦等結核中毒症狀 | 高熱、白細胞升高等急性感染表現 |
治療原則 需結合抗結核藥物治療(如異煙肼、利福平)和外科引流,單純切開易複發或形成慢性窦道。
瘰疬性膿腫本質是結核病的局部表現,診斷需結合病史、影像學及細菌學檢查,與普通細菌性膿腫區别處理。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