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底骨折英文解釋翻譯、顱底骨折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basal fracture
分詞翻譯:
顱的英語翻譯:
skull
【醫】 brain case; brain pan; cranio-; cranium
底骨的英語翻譯:
【醫】 basilar bone; os1 basilare
折的英語翻譯:
break; convert into; discount; fold; lose money in business; ply; snap
turn over
專業解析
顱底骨折 (Skull Base Fracture) 詳解
顱底骨折 (Lúdǐ Gǔzhé),英文術語為Skull Base Fracture,是指發生在構成顱腔底部骨質的連續性中斷或碎裂。顱底結構複雜,承托大腦,并包含衆多供神經、血管通過的孔道,因此該部位的骨折具有獨特的臨床意義和潛在風險。
1. 定義與發生機制:
顱底骨折通常由高能量外傷引起,如交通事故、高處墜落、暴力擊打等。外力作用于頭部時,力量傳導至相對薄弱的顱底骨闆(如前顱窩底、中顱窩底、後顱窩底),導緻其發生折裂。根據骨折線的走向和累及範圍,可分為線性骨折、凹陷性骨折和粉碎性骨折。顱底骨折常伴有硬腦膜撕裂,導緻腦脊液漏或顱内積氣。
2. 主要臨床表現與特征:
- 腦脊液漏: 是顱底骨折最具特征性的表現之一。根據骨折部位不同,可出現:
- 腦脊液鼻漏: 鼻腔流出清亮液體(前顱窩骨折),低頭或壓迫頸靜脈時加重。
- 腦脊液耳漏: 外耳道流出清亮液體(中顱窩骨折累及颞骨岩部)。
- 腦脊液耳鼻漏: 液體經咽鼓管流入鼻腔(颞骨岩部骨折伴鼓膜破裂)。
- 瘀斑:
- “熊貓眼”征: 雙眼眶周瘀斑、腫脹(前顱窩骨折)。
- Battle征: 乳突區(耳後)遲發性瘀斑(颞骨岩部骨折)。
- 顱神經損傷: 骨折累及顱神經穿行的骨孔或通道時可導緻損傷,常見:
- 嗅神經損傷: 嗅覺減退或喪失(前顱窩)。
- 視神經損傷: 視力下降或失明(視神經管)。
- 動眼神經、滑車神經、外展神經損傷: 眼球運動障礙、複視(眶上裂、海綿窦)。
- 面神經、聽神經損傷: 面癱、聽力下降、耳鳴、眩暈(颞骨岩部)。
- 顱内積氣: 空氣經骨折縫隙和撕裂的硬腦膜進入顱内,可在影像學上觀察到。
- 其他: 頭痛、意識障礙(可能合并腦損傷)、鼻出血、耳出血等。
3. 診斷與評估:
診斷主要依靠臨床表現和影像學檢查。高分辨率頭顱CT掃描(尤其是骨窗重建)是診斷顱底骨折的金标準,能清晰顯示骨折線的位置、走向和範圍。MRI有助于評估伴隨的腦損傷、硬腦膜撕裂和顱神經損傷情況。對于腦脊液漏,可通過檢測漏出液中葡萄糖含量(高于鼻涕)或β2轉鐵蛋白(特異性标志物)來确認。
4. 治療原則與管理:
- 保守治療: 大多數無嚴重移位、無進行性腦脊液漏或神經血管壓迫的顱底骨折首選保守治療。
- 預防感染: 對于腦脊液漏患者,通常預防性使用能透過血腦屏障的抗生素(存在争議,需個體化評估),保持鼻腔/外耳道清潔,避免堵塞、擤鼻、用力咳嗽等增加顱内壓的動作。
- 對症支持: 卧床休息(頭部擡高),控制疼痛,處理伴隨的腦損傷。
- 手術治療: 適用于以下情況:
- 持續腦脊液漏超過1-2周,保守治療無效。
- 反複發作的腦膜炎(提示存在持續漏口)。
- 骨折片嚴重移位壓迫重要神經血管結構(如視神經、腦幹)。
- 開放性骨折伴明顯污染。
- 合并需要手術處理的顱内血腫或嚴重腦挫裂傷。
手術方式包括開顱或經鼻内鏡進行硬腦膜修補、骨折複位固定、視神經管減壓等。
參考資料來源:
- UpToDate臨床顧問:顱底骨折的臨床表現、診斷與治療概述 (權威臨床決策支持系統)
- 《實用神經病學》(第X版):顱腦損傷章節,顱底骨折相關神經系統表現 (權威醫學教材)
- 《外科學》(人衛版):顱腦創傷章節,顱底骨折的分類與處理原則 (國家級規劃教材)
- StatPearls (NCBI Bookshelf):顱底骨折專題 (經同行評審的醫學教育數據庫)
- 美國神經外科醫師協會(AANS)/神經外科醫師大會(CNS)顱腦創傷管理指南相關部分 (專業學會指南)
網絡擴展解釋
顱底骨折是顱骨骨折的一種特殊類型,指外力作用下顱底骨質連續性中斷,常伴隨腦膜、血管或神經損傷。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病因與機制
顱底骨折主要由頭部受到直接或間接暴力引起,如車禍、墜落、重物擊打等。其發生機制包括:
- 直接傳導:外力通過顱蓋骨傳導至顱底薄弱區域(如篩骨、颞骨岩部);
- 間接沖擊:如高處墜落時臀部着地,外力經脊柱傳導至顱底。
二、分類與典型症狀
按解剖位置分為三類,症狀因骨折部位而異:
-
顱前窩骨折
- 體征:雙眼眶周瘀斑(“熊貓眼征”)、鼻出血;
- 并發症:腦脊液鼻漏、嗅覺喪失或視力損傷。
-
顱中窩骨折
- 體征:外耳道出血、乳突區瘀斑(Battle征);
- 并發症:腦脊液耳漏、面癱或聽力下降。
-
顱後窩骨折
- 體征:枕部或乳突遲發性瘀斑;
- 并發症:吞咽困難、聲音嘶啞(後組顱神經損傷)。
三、診斷與治療
- 診斷:主要依賴CT檢查,尤其是薄層掃描,普通X線檢出率低。
- 治療原則:
- 優先處理顱内血腫、腦水腫等危及生命的并發症;
- 腦脊液漏者需預防感染(如頭孢類抗生素);
- 多數無需手術,保守治療為主,漏液多在1-2周自愈。
四、注意事項
若頭部外傷後出現耳鼻出血、視力/聽力異常或“熊貓眼”等體征,應立即就醫。避免堵塞耳鼻漏液,以防逆行感染。
(注:以上内容綜合自青州市人民醫院、搜狗百科、中國康複研究中心等權威來源,完整信息可查看相關網頁原文。)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