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errors of omission
leak; leave out; seep; spillage; water clock
【機】 leak; leakage; leaking
account; account book; canopy; credit; curtain; debt; veil
【經】 tally
error; mistake; balk; baulk; falsity; inaccuracy; slip; stumer
【計】 booboo; bug; error; mistake
【醫】 error; vice; vitium
【經】 error
在漢英詞典視角下,“漏帳錯誤”指會計記錄中因疏忽或失誤導緻交易未被完整登記的錯誤。該術語強調財務記錄的遺漏(omission)而非金額計算錯誤,屬于會計差錯的核心類型之一。以下是詳細解析:
漢語釋義
“漏帳”指賬簿記錄中的遺漏,“錯誤”表明屬于非故意過失。合并指應記錄但未記錄的會計交易,如未入賬的銷售收入、應付賬款或費用支出(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英語對應術語
譯為“Accounting Omission Error” 或“Omission Error in Bookkeeping”,國際會計準則(IAS 8)将其歸類為“Errors of Omission”,區别于“Errors of Commission”(錯記錯誤)(來源: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 Glossary)。
原始憑證遺漏
如未将采購發票、銷售單據等憑證登記至日記賬,導緻總賬與明細賬不平衡(來源: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AICPA審計指南)。
跨期費用漏記
常見于未及時計提應計費用(如水電費、利息),使當期損益失真(來源:《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第9條)。
關聯交易忽略
集團企業間資金往來或服務提供未同步入賬,引發合并報表誤差(來源:中國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第33號》)。
内部控制缺陷
漏帳錯誤常暴露企業審批流程缺失或職責分離不足,需強化憑證傳遞與複核機制(來源:COSO内部控制框架)。
審計檢測方法
注冊會計師通過截止性測試(Cut-off Test) 和憑證連續性檢查追溯交易完整性(來源:國際審計準則ISA 240)。
會計規範
中國《企業會計準則第28號——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明确要求追溯重述重大漏帳錯誤(財政部原文鍊接)。
學術定義
《會計研究》将漏帳錯誤歸因于“交易識别失敗” 與“會計系統錄入斷層”(來源:中國會計學會期刊《會計研究》官網)。
國際标準
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要求披露重大差錯對可比信息的影響(來源:IFRS Foundation)。
漏帳錯誤是會計記賬過程中常見的錯誤類型,具體指應登記入賬的財務數據未被正确記錄到賬簿中,導緻賬目與實際經濟活動不符。以下是詳細解釋:
漏帳錯誤屬于會計記錄性錯誤,主要表現為總賬或明細賬的某一方完全遺漏了應記錄的賬目。例如,收入或支出未登記到對應科目,使得賬簿數據不完整。
漏帳錯誤會導緻財務報表失真,影響財務分析和決策。排查時可通過試算平衡法或總賬與明細賬核對法定位差異,再逐筆核查原始憑證。
如需進一步了解錯賬類型(如重記、串戶等)或具體調整方法,可參考會計實務指南或專業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