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leakage
"漏洩"作為漢語多義詞,在漢英詞典中的核心釋義可分為以下三個維度:
一、物理性洩漏(Material Leakage) 指液體、氣體或能量的非正常外流。牛津漢英詞典第三版(Oxford Chinese Dictionary, 3rd ed.)将其譯為"leakage",特指管道、容器等實體物質的滲漏現象,如"煤氣漏洩需立即檢修"(Gas leakage requires immediate repair)。該釋義常見于工程領域的技術文檔。
二、信息性洩露(Information Disclosure) 在商務及法律語境中,劍橋漢英雙解詞典(Cambridge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标注為"disclosure of confidential information",強調未經授權的信息擴散,如"合同條款漏洩引發商業糾紛"(Disclosure of contract terms triggered commercial disputes)。此釋義多出現于保密協議等法律文書中。
三、抽象概念外溢(Abstract Divulgence)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研社)提出延伸義項"divulge",用于描述非實體事物的無意暴露,如"眼中漏洩出不安情緒"(Eyes divulged inner anxiety)。該用法具有文學修辭特征,常見于散文、詩歌等創作領域。
三重視角的語義演變體現了漢語詞彙從具象到抽象的發展規律,這一語言學現象在《漢語詞義演變研究》(商務印書館)中有系統闡述。不同語境下的準确譯法需結合具體語域特征進行判斷。
“漏洩”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和用法涵蓋物理現象與抽象概念,具體解釋如下:
物理層面的洩漏
指液體、氣體或光線等從容器、管道或遮擋物中流出或透出。例如:煤氣管道漏洩、陽光從枝葉縫隙漏洩。
抽象層面的洩露
多指秘密、消息、計劃等不慎外傳。例如:漏洩試題、漏洩天機。
古文中的用法
在古籍中,“漏洩”常作“漏洩”,強調因疏忽導緻信息外流。如《韓非子》提到“漏洩而無藏”可緻國家滅亡,《左傳》中也用此詞描述諸侯間秘密洩露的後果。
其他場景中的含義
需根據上下文區分具體含義。例如“漏洩煤氣”指向物理洩漏,而“漏洩隱私”則為信息洩露。如需更多古文例證,可參考《左傳》《搜神記》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