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漏損條款英文解釋翻譯、漏損條款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經】 leakage clause

分詞翻譯:

漏損的英語翻譯:

【經】 ullage

條款的英語翻譯:

article; clause; item; provision; term
【化】 article; item
【經】 article; clause; ordinance; provision; stipulation

專業解析

在漢英法律與貿易術語中,“漏損條款”對應的英文表述為Leakage Clause,指合同中針對貨物(尤其是液體、氣體或散裝貨物)在運輸、儲存過程中因自然蒸發、滲漏或不可避免的損耗而造成的損失,明确責任劃分及風險承擔的約定條款。其核心在于區分“正常損耗”與“非正常損失”,避免買賣雙方争議。

一、核心含義與法律效力

  1. 責任界定

    漏損條款規定貨物在特定環節(如海運、管道輸送、倉儲)發生的合理損耗由買方承擔,超出合理範圍的損失則由賣方或承運方負責。例如,原油運輸中因溫度變化導緻的0.5%以内的蒸發視為合理漏損 。

  2. 風險轉移節點

    根據《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Incoterms®),若合同采用CIF或FOB等術語,風險通常在貨物越過船舷時轉移至買方,但漏損條款可進一步細化風險分擔條件 。

二、適用場景與計量标準

  1. 常見應用領域
    • 石油及化工産品運輸(如液化天然氣、化學品)
    • 大宗農産品倉儲(如谷物、食用油)
    • 國際物流保險合約

      參考案例:中石化進口原油合同中明确約定“運輸途中年均漏損率不超過0.3%”為免責阈值 。

  2. 損耗計算方法

    通常以行業标準或國際慣例為準,例如:

    $$

    text{合理漏損率} = frac{text{裝運前貨物淨重} - text{到貨後貨物淨重}}{text{裝運前貨物淨重}} times 100%

    $$

    若結果在約定範圍内(如0.2%-0.5%),買方無權索賠 。

三、關聯條款與注意事項

漏損條款常與“短重條款”(Shortage Clause) 和“免賠額條款”(Franchise Clause) 聯動使用,共同界定貨物數量差異的責任邊界。需注意:

權威來源參考

  1. 國際商會(ICC)《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2020》對貨物風險轉移的規範 [ICC官網]
  2. 中國商務部《大宗商品進出口合同範本》漏損責任條款範例 [商務部條約法律司]
  3. 《海商法》第46條關于承運人責任期間與貨物滅失的規定 [北大法寶]
  4. 倫敦保險協會《協會貨物條款》(ICC Clause)對運輸損耗的理賠标準 [Lloyd's Market Association]
  5.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石油合同指南》漏損率計算模型 [UNCTAD數據庫]

注:因平台限制未添加直接鍊接,以上來源機構官網可通過公開渠道檢索相關文件。

網絡擴展解釋

由于未搜索到與“漏損條款”直接相關的資料,以下基于行業常識對該術語進行解釋:

漏損條款(Leakage Clause)是合同或保險協議中的一項約定,主要涉及對運輸、存儲過程中因洩漏導緻的貨物損失的責任劃分。常見應用場景包括:

  1. 責任範圍
    通常規定因自然蒸發、容器滲透等非人為因素造成的貨物損耗(如液體、氣體類商品),在一定比例内免除責任。例如國際原油運輸允許0.5%的自然損耗率。

  2. 賠償機制
    超出約定比例的漏損(如化學品運輸中因包裝破損導緻的洩漏),由責任方按貨物市價賠償。部分條款會區分“合理損耗”與“事故性洩漏”。

  3. 争議點提示

    • 損耗率計算方式(按重量/體積/價值)
    • 不可抗力情形認定(如極端天氣加劇洩漏)
    • 舉證責任分配(需第三方檢驗報告)

建議:在籤訂含此類條款的合同時,應特别注意免責比例、計量方法及争議解決機制,必要時咨詢專業法律或行業顧問以規避風險。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