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e-sports
冰上運動(Ice Sports)的漢英詞典釋義與詳解
一、術語定義
“冰上運動”指所有在冰面上進行的體育項目,英語對應“Ice Sports”或“Winter Sports on Ice”。其核心特征是利用冰面低摩擦力的物理特性,通過冰刀、冰橇等器械實現滑行、競速或技巧展示。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該詞條強調“以冰場為場地”的運動範疇 。
二、主要分類與項目
競速類
技巧類
對抗類
三、術語翻譯與擴展釋義
參考《牛津英語詞典》,"Ice Sports"定義為:"Athletic activities performed on ice surfaces, typically involving skates or sleds" 。
四、曆史與文化背景
冰上運動起源于北歐及北美寒冷地區。中國宋代《宋史》記載“冰嬉”為古代宮廷冰上活動,清代發展為軍事訓練項目(《中國古代體育史》,人民體育出版社)。現代冰上運動于19世紀經西方傳入亞洲,1924年首屆冬奧會納入速滑、花滑等項目 。
五、相關術語對照
中文術語 | 英文術語 | 說明 |
---|---|---|
冰刀 | Ice Blade | 固定于鞋底的金屬滑行裝置 |
清冰 | Resurfacing | 修複冰面平整度的工序 |
壓步 | Crossover | 花滑/冰球中的轉彎技巧 |
權威參考來源
冰上運動是指借助專用冰刀或其他器材,在天然或人工冰場上進行的體育活動。以下是詳細解釋:
冰上運動以冰面為場地,運動員需使用冰刀、冰球杆等器材完成滑行、競技或表演動作。其核心特點包括:
根據國際賽事分類,冰上運動主要包括:
需注意,滑雪類項目(如高山滑雪、跳台滑雪)屬于雪上運動,與冰上運動在場地、器材上有明顯差異。
冰上運動起源于寒冷地區居民的傳統冰上活動,後逐漸演變為競技項目,并被納入冬奧會等國際賽事。
如需更全面的項目規則或曆史起源,可參考權威體育百科或國際奧委會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