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create a monopoly
corner; forestall; monopolize; monopoly; rig
【經】 engrossment; establish a corner in; make a corner in; monopolization
monopolize; monopoly
patent
【化】 patent
【經】 monopolization; monopolize; patent
壟斷專利(monopoly patent)指國家授予專利權人在法定期限内,對特定發明創造享有的排他性實施權。該權利賦予專利權人阻止他人未經許可制造、使用、銷售或進口其專利技術的法律壟斷地位。以下是具體解析:
指在特定市場中對某種商品或服務的獨占控制權。在專利語境中,體現為專利權人排除他人使用其技術的排他性(世界知識産權組織,WIPO術語庫)。
源自拉丁語 litterae patentes(公開證書),指政府授予的技術獨占實施許可(《布萊克法律詞典》第12版)。
組合後的“壟斷專利”強調專利權的核心特征——通過法律強制力實現的技術市場壟斷,其合法性源于國家為激勵創新而設定的有限期保護(《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11條)。
僅覆蓋權利要求書界定的技術方案,不延伸至相似技術或替代方案(美國專利商标局,USPTO專利指南)。
發明專利保護期通常為20年(中國/歐盟/美國等主流體系),期滿後技術進入公有領域(《保護工業産權巴黎公約》第4條)。
為公共利益(如公共衛生事件),國家可強制許可第三方實施專利(WTO《TRIPS協定》第31條)。
專利權雖屬合法壟斷,但若濫用(如捆綁銷售、拒絕許可關鍵專利),可能違反反壟斷法。例如:
權威參考來源:
“壟斷專利”這一表述需拆解為“壟斷”和“專利”兩個概念進行解釋,兩者在經濟學和法律領域有明确關聯與區别:
核心含義
壟斷指少數企業通過協議或聯合,控制特定商品的生産、銷售及價格,以獲取高額利潤()。例如,某企業占據市場主導地位後,可自主調節産量或定價,形成排他性優勢()。
實現方式
包括法律特權(如專利)、資源控制或企業聯盟等()。
法律屬性
專利是國家授予發明人的獨占權,保護其技術在一定期限内不被他人無償使用()。例如,發明專利的保護期通常為20年()。
雙重特征
關聯性
專利權本質上是一種法律特許的“合法壟斷”()。例如,藥品專利賦予藥企獨家生産權,形成市場壟斷地位。
區别
壟斷專利并非獨立術語,而是強調通過專利權實現的合法市場獨占。這種壟斷以技術公開為代價,受時間和地域限制,不同于非法市場壟斷行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