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exagesimal
hexad; six
【醫】 hex-
【經】 decimal numeration
六十進法(sexagesimal system) 指以60為基數的進位制計數系統,廣泛應用于古代文明的時間計量、角度測量和天文計算中。以下是漢英詞典角度的詳細解釋:
中文釋義
六十進法(liù shí jìn fǎ):一種數學進位制,逢60進1。常見于時間(時/分/秒)、角度(度/分/秒)的計量單位劃分,如1小時=60分鐘,1分鐘=60秒。
來源:《數學史辭典》(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
英文對照
Sexagesimal system:A numeral system with sixty as its base. It originated in ancient Mesopotamia and remains in use for measuring time, angles, and geographic coordinates.
來源: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sexagesimal" entry
時間計量
小時、分鐘、秒的換算均采用六十進法,例如:
來源:國際單位制(SI)時間單位定義
角度測量
圓周分為360度(繼承自巴比倫六十進法),每度=60角分 (arcminutes),每角分=60角秒 (arcseconds)。
來源:《天文學與數學史》(Springer, 2018)
天文曆法
古巴比倫人用六十進法計算行星運動軌迹,并制定曆法(如1年=12個月×30天≈360天)。
來源:Neugebauer, O. The Exact Sciences in Antiquity (Dover Publications)
十進制 | 六十進法 |
---|---|
基數:10 | 基數:60 |
符號:0-9 | 符號:0-9+A-Z(擴展) |
例:30₁₀=30 | 例:30₆₀=180₁₀ |
換算公式:
若六十進法數字為 $an a{n-1} cdots a0$,則十進制值為:
$$
sum{k=0}^{n} a_k times 60^k
$$
六十進法最早見于公元前2000年的蘇美爾-巴比倫文明,因其高度可分解性(60=2²×3×5,含12個約數)便于分數運算。後經希臘數學家托勒密(Ptolemy)應用于天文學著作《天文學大成》(Almagest),成為西方科學傳統的一部分。
來源:Robson, E. Mathematics in Ancient Iraq (Princeton UP)
divmod
用于時間計算)。
來源:美國國家地理空間情報局(NGA)坐标規範
六十進法(又稱六十進制)是以60為基數的進位制系統,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六十進制采用「逢60進一」的計數規則,例如:
起源于公元前3世紀的古閃族,後由巴比倫文明發展完善。中國古代的幹支紀年法(如甲子循環)也屬于六十進制應用。
數字60具有豐富的因數(1、2、3、4、5、6、10、12、15、20、30、60),尤其包含2、3、5三個質數,便于分割計算。這種特性使其在時間和角度測量中更靈活。
以角度單位為例: $$ 1^circ = 60' quad (text{1度=60角分}) 1' = 60'' quad (text{1角分=60角秒}) $$
可通過網頁查看更完整的曆史背景與應用案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