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discrete representation
disperse; scatter
【計】 dissociaton
【醫】 straggling
【電】 representation
離散表示法(Discrete Representation)的漢英詞典視角解析
在數學與計算機科學中,離散表示法指将連續數據或無限集合轉化為有限個分離狀态的表示方式,其核心在于通過可數的、不連續的符號或數值描述對象。例如,數字信號處理中将連續波形采樣為離散點序列,或自然語言處理中将文本轉化為詞向量集合。
“離散”強調“分離、不連續”,“表示法”指描述形式。合指用有限且互斥的符號表達信息的方法(《計算機科學技術名詞》第三版,科學出版社)。
“Discrete Representation”在IEEE标準中定義為:
A finite set of distinct symbols encoding information, contrasting with continuous models.(IEEE Standard Glossary of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Terminology, Std 610.3-2021
離散表示要求數據點可枚舉且數量有限,如二進制編碼(0/1)、像素矩陣(RGB值)。
相鄰符號無漸變關系,例如字母表(A/B/C無中間狀态)。
維度 | 離散表示 | 連續表示 |
---|---|---|
數據形式 | 有限符號集(如整數) | 無限實數域(如時間函數) |
數學基礎 | 集合論、圖論 | 微積分、微分方程 |
典型應用 | 數字電路、文本分析 | 模拟信號、物理建模 |
來源說明:
“離散表示法”在不同領域有不同含義,以下是綜合解釋:
一、自然語言處理中的離散表示
二、數學與計算機科學中的離散性
指數據或變量具有不連續、可數的特性,例如:
三、與分布式表示對比 離散表示(如詞袋模型)注重符號獨立性,而分布式表示(如Word2Vec、BERT)通過連續向量編碼語義關系,能捕捉上下文和相似性。
應用場景:早期文本分類、信息檢索等任務常采用離散表示,因其簡單高效;但在需要語義理解的場景中,分布式表示更具優勢。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