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ve in solitude
away; independent of; leave; off; part from; without
【醫】 a-; ab-; ana-; ap-; apo-; de-; des-; e-; ex-
bevy; caboodle; clot; cluster; covey; flock; gang; group; horde; knot; swarm
throng; troop
【醫】 group; herd
ask; cable; demand; dull; large rope; rope; search
【醫】 band; cable; chord; chorda; chordae; chordo-; cord; funicle; funiculus
funis; leash
assert; house; occupy; reside
“離群索居”是一個漢語成語,字面含義為“離開群體,獨自居住”。從漢英詞典角度解析,其核心語義指向“主動脫離社會群體,選擇與世隔絕的生活方式”。例如《現代漢英詞典》将該詞譯為“live in seclusion”或“withdraw from society”,強調主動選擇孤獨狀态的行為特征。
該成語最早見于《禮記·檀弓上》:“吾離群而索居,亦已久矣”,描述因特殊境遇産生的孤獨狀态。在當代語義中,《新世紀漢英大詞典》補充其可引申為“因理念差異主動疏離主流社會”,如環保主義者隱居山林的行為。牛津大學出版社的《牛津英漢漢英詞典》特别指出,該狀态常伴隨“保持獨立思考”的隱含意義,區别于被動孤立的生存狀态。
從語言學角度分析,《漢語成語英譯詞典》将其結構拆解為“離群”(detach from the crowd)與“索居”(dwell alone)的并列關系,強調行為選擇的兩重性。劍橋大學出版社的漢英對照詞典則标注其屬于書面語體,多用于文學描寫或哲理性論述場景。
“離群索居”是一個漢語成語,其詳細解釋如下:
指離開群體,獨自生活,形容人主動選擇獨處或與集體疏離的狀态。其中,“離群”指脫離群體,“索居”意為尋求獨居。該詞可形容人的孤僻性格,也可用于中性描述隱居或專注獨處的生活方式。
最早出自《禮記·檀弓上》:“吾離群而索居,亦已久矣。”,原句是孔子弟子子夏因疏于學習禮儀而自我反省的感慨。後世引申為脫離集體生活的行為,如《隋書·經籍志》用“學者離群索居,各為異說”描述學術分歧。
提示:如需更多例句或擴展用法,可參考《禮記》《隋書》等文獻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