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proximal groove
【醫】 approximal surface; facies proximalis; proximal surface
channel; chimb; ditch; fossa; furrow; gouge; groove
【醫】 channel; furrow; groove; gutter; sulci; sulcus; trough
鄰面溝是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中用于描述金屬晶體表面特殊結構的專業術語,指相鄰晶面之間因原子排列差異形成的過渡性凹陷區域。該結構常見于金屬熱處理或機械加工後的微觀形貌分析中。在漢英詞典中,其标準英譯為"adjacent surface groove"或"interfacial groove between neighboring planes",強調晶界過渡特征。
根據中國機械工程學會表面工程分會的技術報告,鄰面溝的深度和寬度直接影響材料抗疲勞性能,典型尺寸範圍在10-200納米之間。北京科技大學材料分析中心通過掃描電鏡觀測發現,該結構的形成主要受晶體取向差和加工殘餘應力的共同作用。
在工程應用層面,鄰面溝的定量檢測已被納入GB/T 13305-2008《金屬顯微組織檢驗方法》國家标準,規定需使用金相顯微鏡配合圖像分析軟件進行測量。國際材料數據協會(IMDA)數據庫收錄了包括鋼、鋁合金等12類金屬材料的鄰面溝典型參數範圍。
“鄰面溝”是牙科解剖學中的一個專業術語,主要描述牙齒鄰接面的溝槽結構,其法語翻譯為coulisseau proximal。
構成解析:
應用背景:
由于搜索結果的權威性較低,建議進一步查閱牙科專業詞典或法語醫學文獻以确認具體定義和使用場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