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 alfalfa
zero; nought; fractional; nil; nothing; wither and fall
【計】 Z; zero
【醫】 zero
hill; mausoleum; mound
herb; vanilla
【醫】 Vanilla planifolia Andrews
零陵香草(Línglíng Xiāngcǎo)在漢英詞典中通常指代一種具有濃郁香氣的草本植物,其核心含義與曆史文化價值緊密相關。以下從植物學、曆史記載及現代應用角度進行詳細解釋:
中英對應名稱
植物屬性
屬唇形科(Lamiaceae)羅勒屬,莖直立,葉對生,花呈淡紫色,全株含揮發性芳香油(如甲基黑椒酚、芳樟醇),氣味清冽似蘭草 。
古代文獻記載
“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中的“蘭”部分學者考證為零陵香草,象征高潔,用于佩飾或祭祀 。
記載其“辛,平,無毒”,主治“惡氣疰忤……利水道”,列為芳香化濕類藥材 。
貢品與貿易地位
漢代起為零陵郡特産貢品,通過“香料之路”遠銷西域,唐代《通典》稱其“香聞十步”,為貴族熏衣、制香囊的重要原料 。
藥用價值
食用與香料
嫩葉可作調味料(如鹵汁增香),精油用于香水及化妝品工業,屬天然香料安全等級(GRAS)。
參考資料來源:
(注:因數字資源限制,部分古籍文獻未提供線上鍊接,建議通過權威學術數據庫如CNKI、J-STAGE獲取全文。)
零陵香草是一種具有悠久曆史和多重價值的植物,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零陵香草因原産于湖南零陵(今永州)而得名。西漢元鼎六年(前111年),漢武帝設立零陵郡時,該地盛産此香草,被定為貢品。唐代因過度采貢引發百姓負擔,後由刺史韋宙奏請停止進貢。其别稱衆多,包括蕙草、薰草、鈴鈴香等,宋代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明确記載其名稱演變。
雖以“零陵”為名,但宋代《桂海虞衡志》指出永州當時已無此香草,實際主産區轉移至廣西融州等地。
如需更完整的古籍記載或現代研究數據,可參考《夢溪筆談》《本草綱目》及湖南地方志等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