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null hypothesis
zero; nought; fractional; nil; nothing; wither and fall
【計】 Z; zero
【醫】 zero
【醫】 hypothesis; postulate
在漢英詞典框架下,"零假說"對應的英文術語為null hypothesis,指統計學中用于假設檢驗的基準命題。其核心定義為:研究者假定觀察結果與預期無顯著差異的初始假設,通常以符號$H_0$表示。例如,在藥物實驗中,零假說可能表述為"新藥與安慰劑療效無差異"($H_0: mu_1 = mu_2$)。
統計學術語解析
根據美國統計協會(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的定義,零假說是"待檢驗的默認立場,旨在通過樣本數據評估其合理性"(來源:Amstat.org)。該概念由統計學家羅納德·費舍爾在1925年提出,作為顯著性檢驗的理論基礎。
假設檢驗中的作用機制
在假設檢驗流程中,研究者通過計算p值判斷是否拒絕$H_0$。國際标準化組織(ISO)的《統計方法指南》強調,零假說需滿足可證僞性和明确性(來源:ISO 3534-1:2006)。
實際應用場景
醫學研究領域常使用零假說驗證治療手段有效性。例如《新英格蘭醫學雜志》要求臨床試驗必須清晰陳述$H_0$,以符合科研倫理規範(來源:NEJM.org作者指南)。心理學研究則通過拒絕零假說支持理論模型,如斯坦福大學《實驗設計手冊》中所述案例。
與備擇假說的辯證關系
劍橋大學《統計學詞典》指出,零假說($H_0$)與備擇假說($H_1$)構成互斥且窮盡的集合,這種二元結構是統計推斷的基石(來源:Cambridge Statistical Glossary)。
零假說(Null Hypothesis,記為H₀)是統計學和科學研究中的核心概念,其含義及作用如下:
零假說指研究中預設的「無效應」或「無差異」的初始假設,通常與研究者希望驗證的備擇假說(Alternative Hypothesis,H₁)相對立。例如在藥物實驗中,H₀可能是「新藥與安慰劑療效無差異」,而H₁則是「新藥療效顯著優于安慰劑」。
科學驗證的邏輯基礎
通過證僞H₀來間接支持H₁。由于直接證明理論正确性存在困難(如無法窮盡所有可能性),統計檢驗轉而評估H₀成立的可能性。若數據顯著偏離H₀預期,則拒絕H₀并傾向接受H₁(結合)。
可量化檢驗的基準
提供明确的數學表達形式,例如均值差異H₀: μ₁=μ₂,便于計算p值或置信區間,判斷結果是否具有統計學意義。
英文對應術語為Null Hypothesis(),常見于國際學術文獻。
通過這種設計,零假說幫助研究者以嚴謹的統計方法減少主觀偏差,推動科學結論的客觀性。實際應用中需注意研究設計、樣本量等因素對檢驗效力的影響。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