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Crataegus sanguinea Pall.
distant
haw; hawkthorn; hawthorn; whitethorn
【化】 fructus Crataegi; hawthorn fruit
【醫】 fructus crataegi; haw
遼山楂(Liaoning Hawthorn)是薔薇科山楂屬植物Crataegus pinnatifida的區域性栽培變種,主要分布于中國遼甯省及周邊地區。其拉丁學名可标注為Crataegus pinnatifida var. liaoningensis,作為中國北方特有的藥用植物,兼具生态價值與經濟價值。
從植物形态學角度,遼山楂表現為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樹高可達6米,枝條具短刺。葉片呈三角狀卵形,葉緣具不規則重鋸齒,5-6月開白色傘房花序,9-10月結球形紅色核果,直徑約1.5厘米,表面散布淺色斑點。與普通山楂相比,遼山楂果實有機酸含量高出12-15%,黃酮類物質濃度達到2.3-2.8mg/g。
《中國藥典》記載其幹燥成熟果實入藥,性微溫味酸甘,歸脾、胃、肝經,具有消食健胃、行氣散瘀的功效。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遼山楂提取物中的原花青素成分能顯著增強冠狀動脈血流量,其金絲桃苷含量較普通山楂高18%左右。在食品加工領域,遼甯農業科學院2022年發布的《特色林果資源開發報告》顯示,該品種特别適合制作山楂卷、果丹皮等傳統食品,出膏率可達62.5%。
“遼山楂”可能指遼甯地區特有的山楂品種或對“遼甯山楂”的簡稱。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學名與分類
根據,遼甯山楂的學名為Crataegus sanguinea Pallas,屬于薔薇科(Rosaceae),是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度可達2-4米。其枝條紫紅色或灰褐色,葉片寬卵形或菱狀卵形,長度約5-6厘米,具有短粗的錐形刺(偶有無刺)。
形态特征
與普通山楂(如Crataegus pinnatifida)相比,遼甯山楂的果實可能較小,顔色深紅帶斑點,味酸可食,兼具藥用價值。而普通山楂多描述為高約6米,果實用途更廣泛(如制糕、蜜餞等)。
分布與用途
遼甯山楂主要分布于中國遼甯等地區,其果實可鮮食或入藥,常用于緩解積食等症狀。普通山楂則分布更廣,藥用和食用價值類似,但品種可能存在差異。
注意:若用戶實際想查詢“山楂”的通用解釋,可補充說明其為薔薇科蘋果屬植物,兼具觀賞、食用及藥用價值,但需注意“遼山楂”特指遼甯地區的特定品種。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