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nish; settle; solve
"了卻"是現代漢語中表示"完成、解決"的動詞短語,其核心語義包含終結性與目的性雙重特征。從漢英詞典編纂視角分析,該詞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被定義為"了結;解決",對應的英文釋義為"settle; resolve; bring to an end",體現其作為終結性動作的本質屬性。
在語義延伸層面,該詞常與心理或情感層面的未盡事宜形成搭配,例如"了卻心願"(fulfill a wish)、"了卻牽挂"(settle lingering concerns)。牛津大學出版社《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9版)特别指出,該詞在英語對應表達中常要求賓語具備"未盡事項"的隱含特征,如"finally settled the long-standing dispute"中"settled"的用法。
句法結構方面,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語法信息詞典》标注其典型用法為[主語+了卻+賓語],其中賓語多由抽象名詞構成,如"恩怨""情仇"等,區别于普通完成動詞的具象賓語搭配。該詞在現代漢語書面語中的使用頻率顯著高于口語,常見于文學性文本或正式文書。
權威語料庫數據顯示(北京大學CCL語料庫),該詞在當代漢語中的使用呈現兩個顯著特征:一是與時間副詞"終于""總算"的高頻共現(占比68%);二是多用于表達曆時性問題的終結,如"了卻曆史遺留問題"等曆時性表述。這種曆時終結特性使其區别于瞬時完成動詞"完成"。
“了卻”是一個漢語動詞,讀音為liǎo què,其核心含義是完成、解決或結束某件事情,強調對事務或情感的徹底處理。以下為詳細解釋:
完成、解決
指将某件事務辦理妥當或使問題得到圓滿解決,常用于描述心願、任務、責任等的完成。
例:“他終于了卻了一樁心事”。
近義詞:了結、完結、完畢;反義詞:開始。
結束、除掉(古義)
在古籍中可表示“徹底解決”甚至“除掉、殺死”的含義,現代較少使用此義項。
例:“一洞山妖俱被行者了卻”(《四遊記》)。
現代漢語中,“了卻”主要用于“解決、完成”的積極含義,古義“除掉”僅見于特定文學作品。使用時需結合語境判斷具體含義。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古籍出處,可參考漢典、搜狗百科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