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copper (smelting) furnace
煉銅爐指通過高溫冶金工藝從銅礦石或精礦中提取金屬銅的核心工業設備,主要分為火法冶煉爐(如反射爐、閃速爐)和濕法冶煉電解槽兩類。其工作原理包括熔煉、吹煉、精煉等階段,最終産出粗銅或電解銅。
英文術語為"Copper Smelting Furnace",其中:
在冶金工程領域,也可按工藝細分為"Flash Smelting Furnace"(閃速熔煉爐)、"Converter"(轉爐)等。
熔煉階段
銅精礦(含銅20%-30%)與熔劑(石灰石、石英石)在1200°C–1300°C下反應,分離出冰銅(銅锍)和爐渣。
來源: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銅冶煉技術規範》
吹煉與精煉
來源:國際銅業協會(International Copper Association)
爐型 | 溫度範圍 | 適用原料 | 銅回收率 |
---|---|---|---|
閃速熔煉爐 | 1300°C–1400°C | 銅精礦粉 | >98% |
反射爐 | 1200°C–1250°C | 塊狀礦石 | 90%-95% |
奧斯麥特/艾薩爐 | 1150°C–1250°C | 複雜混合礦 | 96%-98% |
參考來源:
“煉銅爐”指用于冶煉銅礦石或銅合金的專用設備,其功能是通過高溫熔煉提取金屬銅。根據曆史記載和現代工業應用,該詞的含義可分為以下兩方面:
中國古代煉銅爐最早可追溯至漢代。據《南齊書》記載,南廣郡蒙山下曾發現漢代煉銅爐遺址,爐體高約一丈(約3.3米),寬一丈五尺(約5米),附近有深達二丈(約6.6米)的古銅礦坑。這類煉銅爐主要用于鑄造錢币,如漢文帝時期鄧通在嚴道縣銅山鑄錢的記載,反映了古代煉銅技術與社會經濟的緊密關聯。
現代煉銅爐主要分為兩類:
反射爐
采用火法冶金工藝,爐體為長方形耐火結構,爐頭溫度達1500-1550℃,爐尾約1250℃。其特點是:
中小型感應熔銅爐
適用于黃銅、紫銅等金屬,特點包括:
煉銅爐的英文為“copper smelting furnace”,其中“煉銅”對應“copper smelting”,“爐”譯為“furnace”。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