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fierce braking
rapid; sharp; sudden
apply the brake; trig
【醫】 immobilize
"急劇制動"是機械工程和交通運輸領域的技術術語,指在極短時間内通過外力幹預實現運動體的快速減速或停止。該概念包含三個核心要素:
能量轉化機制
根據經典力學原理,制動系統通過摩擦作用将動能轉化為熱能,滿足公式:
$$ Delta Ek = frac{1}{2}mv - F{friction} cdot s $$
其中$s$為制動距離,《汽車工程手冊》指出該距離與初始速度平方成正比。
控制系統特性
現代防抱死制動系統(ABS)通過每秒15-20次的液壓調節,在《智能交通系統導論》中記載可縮短30%濕滑路面制動距離。高鐵采用的電空複合制動技術,根據《軌道交通制動技術規範》要求響應時間需小于0.3秒。
安全阈值标準
國際标準化組織ISO 26262規定,乘用車緊急制動減速度應達6-8 m/s²,貨運列車按UIC 541-5标準不得超過3.5 m/s²。航空領域FAA AC 25.735要求民航機主輪制動裝置需在2秒内吸收5×10⁷焦耳動能。
“急劇制動”是一個組合詞,需拆解為“急劇”和“制動”兩部分理解:
制動
指通過機械或動力裝置使運行中的車輛、機械等減速或停止的動作,俗稱“刹車”。其原理通常是在高速軸上安裝制動盤(或輪),通過閘瓦、液壓等外力施加制動力矩實現減速。
急劇
表示動作的突然性、劇烈性和快速性,強調短時間内發生大幅變化。例如“急劇下降”“急劇加速”等。
綜合解釋
“急劇制動”指在緊急或突發情況下,以極快速度和較大力度實施的刹車行為,目的是使車輛或機械在最短時間内大幅減速甚至完全停止。常見于交通事故規避、機械緊急停機等場景。根據制動方式不同,可能涉及空氣制動(如火車)、液壓制動(如汽車)或電磁制動(如電梯)等技術。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