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quality of reception
"接收質量"在漢英對照語境中包含兩層核心含義:作為動詞短語的"接收質量"(quality of reception)和作為動賓結構的"接收質量"(acceptance criteria)。該術語在不同領域呈現差異化應用:
通信工程領域指信號傳輸的保真程度,如無線電波在傳輸過程中受信噪比影響的清晰度等級。《牛津通信技術手冊》(第3版)指出,5G網絡部署中基站接收質量需滿足RSRP ≥ -110dBm的标準阈值。
制造業質量控制體系中特指物料驗收标準,根據ISO 2859-1抽樣檢驗标準,接收質量限(AQL)0.65%表示允許的最大缺陷率。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發布的GB/T 2828.1-2012對此有詳細分級規定。
航天測控領域延伸為數據完整率指标,NASA深空網絡要求遙測數據接收質量達到99.98%的幀完整率,該标準載于《深空通信系統設計指南》第5.2.3章節。
語言學視角下,該短語存在結構歧義解析可能:既可理解為"接收過程的質量評估"(quality evaluation of receiving process),也可指"對質量的接收判定"(acceptance judgment on quality),此分析見《漢英結構對比研究》第178頁。
“接收質量”在不同領域有不同含義,主要分為通信技術和産品質量管理兩個方向:
指信號接收的性能指标,通常與誤碼率相關:
指驗收标準中的質量限值(AQL):
“質量”本身包含雙重含義:
如需查看具體行業标準(如通信誤碼率分級表或AQL抽樣方案),可參考相關領域的專業規範文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