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et a broken bone
art; method; skill
【醫】 technic; technique
接骨術(jiē gǔ shù),英文譯為bone-setting 或osteosynthesis,是用于治療骨折、骨裂及關節脫位的醫療技術。該術語在醫學語境中可分為兩類:
傳統接骨術
源于中醫實踐,通過手法複位配合夾闆、繃帶固定患處,輔以草藥促進愈合。此類技術在中國《黃帝内經》及明代《跌損妙方》中均有記載,強調“筋柔骨正”的治療理念(來源: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骨傷科發展綱要》)。
現代接骨術
基于生物力學原理,采用手術内固定(如鋼闆、螺釘)或外固定支架實現骨骼精準對位。世界衛生組織(WHO)在《創傷救治指南》中指出,此類技術可顯著降低骨折畸形愈合風險(來源:WHO全球創傷報告)。
接骨術的英文對應詞osteosynthesis 專指外科手術中的骨整合技術,而bone-setting 多用于描述非手術的傳統療法,需根據語境區分使用。
接骨術是治療骨折或骨傷的醫療技術,其核心在于恢複骨骼的連續性和功能。以下是綜合中西醫視角的詳細解釋:
接骨術廣義上包含西醫外科手術(如内固定術)和中醫傳統正骨手法。西醫通過手術複位并植入鋼闆、鋼釘等固定器具(、3);中醫則強調手法複位結合藥物調理,遵循“活血化瘀”“筋骨并重”原則(、7)。
中醫接骨術(正骨術)源于古代勞動經驗,主張“以筋束骨”,通過手法複位、夾闆固定及中藥外敷内服治療,避免開放性手術(、9)。
西醫手術可能引發感染、内固定失效或關節僵直();中醫治療若操作不當可能導緻複位偏差,需嚴格遵循專業指導()。
“接骨”一詞在漢語中也被引申為“解決複雜問題”,如“接軌國際”等比喻用法()。
通過以上中西醫結合的方式,接骨術為骨折患者提供了多元化的治療方案。具體方法需根據骨折類型、部位及患者個體情況選擇。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