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cataloged program; cataloger
catalogue; list
【計】 cataloging; listing
formality; ground rule; procedure; proceeding; process; program
【計】 P; problem determination aid; PROC; program; related channel program
【化】 sequence
【經】 program; sequence
在漢英詞典及圖書館學領域,"編目程式"(Cataloging Program)指對文獻資源進行系統化描述、分類和組織的标準化流程,旨在建立可檢索的書目記錄體系。其核心含義與英文術語對應如下:
編目(Cataloging)
指依據國際标準(如RDA、MARC)分析文獻内容與形式特征,生成包含題名、責任者、主題等元數據的書目記錄。例如:
"編目程式需遵循《國際标準書目著錄》規則"
→ "Cataloging procedures must comply with ISBD standards"
程式(Procedure)
強調系統化操作流程,包括文獻驗收、分類标引、數據錄入等環節。如美國國會圖書館定義:
"Cataloging workflow involves description, access point assignment, and subject analysis"
客觀記錄文獻物理特征(出版項、載體形态等),依據《資源描述與檢索》(RDA)标準執行
通過《中國圖書館分類法》(CLC)或《杜威十進分類法》(DDC)賦予分類號及主題詞
建立責任者、題名等名稱的規範檔,确保檢索一緻性(IFLA規範記錄标準)
現代編目程式依托集成系統實現自動化,例如:
IFLA《書目記錄的功能需求》(FRBR)概念模型
《中文圖書機讀目錄格式》(CNMARC)GB/T 3792.2
參考來源:
“編目程式”可以從以下兩個維度進行解釋:
編目(Cataloging)
指按照特定規則對數據或文獻資源進行整理、描述和記錄的過程,例如數據庫中的元數據管理(如表結構、索引信息等),或圖書館對書籍的分類目錄編制。
程式(Program)
指計算機可執行的指令集合,用于完成特定任務,如數據處理、流程控制等。
組合意義:
“編目程式”可理解為實現編目功能的計算機程式,或執行編目操作的流程。具體分為兩類:
數據庫編目程式
在數據庫領域,編目程式是DBMS的核心組件,負責維護元數據,例如:
自動化編目工具
某些軟件可通過編程實現自動生成目錄或索引,例如:
“編目程式”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指向,技術場景中多指數據庫或資源管理系統的元數據處理模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