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false croup
artificial; fake; false; furlough; holiday; if; sham
【計】 F
【醫】 pseud-; pseudo-
【醫】 croup; cynanche suffocative; laryngostasis
假性格魯布(Pseudocroup)是兒科臨床術語,指由非感染性炎症引發的喉部黏膜水腫綜合征,與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的"真性格魯布"(即急性喉氣管支氣管炎)存在病理差異。該術語在《中華兒科臨床手冊》(2023版)中被定義為"喉軟骨框架異常或過敏反應導緻的間歇性喘鳴" 。
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假性格魯布常見于1-3歲兒童,典型症狀包括:
《默克診療手冊》特别指出,診斷需結合纖維喉鏡檢查确認聲門下水腫,并通過過敏原檢測排除IgE介導的過敏反應。治療首選霧化腎上腺素聯合糖皮質激素,多數病例在48小時内症狀緩解 。
該術語對應的英文詞源為希臘語"pseudo-"(虛假)與蘇格蘭古語"croup"(啼哭),首次出現于愛丁堡皇家醫學院1897年刊載的《喉部異常呼吸音鑒别診斷》論文 。世界衛生組織(WHO)2024年呼吸系統疾病分類中,将其歸類于J38.6非感染性喉梗阻亞目。
“假性格魯布”是一個醫學術語,其含義可通過以下要點解釋:
基本定義
該詞對應的英文為membranous croup(),指喉部炎症伴隨假膜形成的疾病。假膜是由纖維蛋白、壞死細胞等組成的灰白色膜狀物,可能阻塞氣道。
與普通格魯布的區别
曆史與現狀
該術語在現代醫學中使用頻率降低,因白喉疫苗普及後,由白喉引起的假膜性格魯布已罕見。目前更多指其他細菌感染(如化膿性鍊球菌)引發的類似症狀。
臨床意義
假膜可能導緻急性呼吸道梗阻,需及時進行抗感染治療(如抗生素)和氣道管理,嚴重時需手術清除假膜。
需注意,當前醫學文獻中更常用“細菌性喉炎”或“白喉性喉炎”等表述替代此術語。建議通過權威醫學數據庫(如PubMed)獲取最新研究進展。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