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工資英文解釋翻譯、假日工資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經】 holiday pay
分詞翻譯:
假的英語翻譯:
artificial; fake; false; furlough; holiday; if; sham
【計】 F
【醫】 pseud-; pseudo-
日工資的英語翻譯:
【經】 day rate
專業解析
假日工資的釋義與法律解析
一、術語定義
“假日工資”指勞動者在法定節假日或休息日期間,即使未實際工作,用人單位仍需依法支付的工資報酬。其核心包含兩類情形:
- 法定帶薪假日:如春節、國慶等法定節假日,勞動者享受帶薪休假權利(《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條)。
- 休息日加班工資:若勞動者在休息日(如周末)被安排工作,企業需支付不低于日工資200%的報酬(《勞動法》第四十四條)。
二、法律依據與計算規則
根據《勞動法》及《工資支付暫行規定》,假日工資的計算需遵循以下原則:
- 法定節假日工資:
即使未工作,企業應按正常出勤标準支付工資。計算公式為:
$$text{假日工資} = text{月工資基數} div 21.75 text{(月計薪天數)}$$
參考來源:《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 休息日加班工資:
若安排補休可不支付加班費;未補休則按日工資的200%支付:
$$text{加班工資} = text{月工資基數} div 21.75 times 200%$$
參考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四條(中國人大網)。
三、關聯概念辨析
- 與“加班工資”的區别:假日工資涵蓋法定節假日的帶薪休假權益,而加班工資特指超出标準工時後的額外報酬。
- 帶薪年假工資:勞動者休年假期間,企業需按正常工資支付(《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二條),性質與法定假日工資類似。
四、權威參考來源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發布)
-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勞動部頒布)
-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國務院令第514號)
(注:因政策文件無直接可公開鍊接,來源名稱供核查權威性。)
網絡擴展解釋
根據中國現行勞動法及相關規定,假日工資包含以下核心内容:
一、定義
假日工資指勞動者在法定節假日(如春節、國慶等國家規定的13天假日)期間,無論是否工作,依法應獲得的工資報酬。具體分為兩種情況:
- 正常休假:勞動者享有帶薪休假,用人單位需按正常出勤支付工資。
- 安排加班:用人單位需支付不低于3倍工資的加班費。
二、計算方法
(一)正常休假的日常工資
- 公式:法定節假日工資 = 月工資 ÷ 21.75(月計薪天數) × 法定節假日天數。
- 示例:月薪5000元,春節3天假期的工資為:
$5000 ÷ 21.75 × 3 ≈ 689.66$
(二)加班的工資
- 法定節假日加班:按日工資的300%支付,且不可用補休替代。
計算公式:加班工資 = 日工資 × 3 × 加班天數。
- 休息日(如周末)加班:按日工資的200%支付,或安排補休。
三、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四條明确規定:
- 法定休假日加班:支付不低于工資300%的報酬。
- 月計薪天數統一為21.75天,不扣除法定節假日。
四、注意事項
- 工資基數:以勞動合同約定的工資标準為準,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
- 適用範圍:僅限國家規定的法定節假日(如春節3天、國慶3天等),其他調休假期按休息日計算。
- 争議解決:如用人單位未支付法定假日工資,勞動者可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
如需更詳細政策解讀,可參考《勞動法》原文或人社部發布的相關通知(如、)。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