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marginal contribution ratio
邊際毛利率(Gross Margin Ratio)是衡量企業核心盈利能力的關鍵財務指标,其定義為銷售收入扣除直接生産成本後的剩餘金額占銷售收入的比例。從漢英對照角度解析,該術語在英文中對應“Gross Profit Margin”,計算公式為:
$$ text{邊際毛利率} = left( frac{text{銷售收入} - text{銷售成本}}{text{銷售收入}} right) times 100% $$
定義與計算邏輯
邊際毛利率反映企業每單位銷售額中可覆蓋間接費用并産生利潤的比例。例如,若某産品銷售收入為100萬元,直接成本為60萬元,則邊際毛利率為40%(來源:Investopedia金融詞典。
中英文術語差異
中文“邊際”強調變動成本與收入的動态關系,而英文“Gross”更側重總利潤範疇。兩者均需排除運營費用、稅收等非直接成本(來源:《現代財務管理》第三版。
應用場景
該指标常用于橫向比較同業競争效率,或縱向分析企業成本控制趨勢。例如零售行業平均邊際毛利率為25%-35%,高于此值可能體現品牌溢價或供應鍊優勢(來源:中國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講解。
與相關指标對比
區别于“淨利潤率”,邊際毛利率僅覆蓋生産成本,不包含管理及銷售費用;而“邊際貢獻率”則進一步區分變動成本與固定成本(來源:哈佛商業評論財務分析專題。
邊際毛利率(Marginal Gross Profit Rate)是財務分析中的一個重要指标,用于衡量每增加一單位銷售收入時,毛利潤的占比情況。其核心是反映産品或服務的直接盈利能力,常用于企業定價策略、成本控制和經營決策分析。
邊際毛利率的計算公式為: $$ text{邊際毛利率} = frac{text{邊際毛利潤}}{text{銷售收入}} times 100% $$ 其中:
毛利率
毛利率計算為(銷售收入 - 銷售成本)/ 銷售收入,而銷售成本通常包含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邊際毛利率則僅扣除變動成本,更聚焦于短期決策(如是否接受額外訂單)。
邊際貢獻率
兩者計算方式相同,但“邊際貢獻率”更強調覆蓋固定成本的能力,而“邊際毛利率”更側重直接盈利能力的評估。
假設某産品售價100元,變動成本60元,則:
邊際毛利潤 = 100 - 60 = 40元
邊際毛利率 = 40 / 100 × 100% = 40%
這表明每銷售一單位産品,40%的收入可覆蓋固定成本或轉化為利潤。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