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parish register
deanery; parish
【法】 parish
begin to remember things; keep a record of events; record of events
copy; employ; hire; record; tape-recorded; write down
教區記事錄(Parish Register)是基督宗教體系内用于系統記錄教會事務的官方文檔,其核心功能在于保存教區居民生命裡程碑事件的宗教記錄。根據《牛津英語詞典》的定義,該術語特指"由教區牧師維護的洗禮、婚姻和葬禮的連續記錄",這一制度最早可追溯至16世紀英格蘭教會改革時期。
從檔案學角度分析,教區記事錄通常包含三大核心模塊:
英國國家檔案館的文獻指出,1538年托馬斯·克倫威爾頒布的樞密院令,首次以法律形式确立了教區記事錄的強制保存制度。該政策不僅規範了宗教儀式記錄标準,更為後世留下了1538-1990年間約1.1萬冊英格蘭教區檔案。
在學術研究領域,這類檔案具有三重價值維度:
當代數字化進程顯著提升了這類檔案的可及性,如英格蘭教會檔案庫已實現85%曆史記錄的線上檢索。但研究者需注意,不同教派的記錄規範存在差異,例如天主教記事錄通常包含更詳細的忏悔記錄,而清教檔案則會省略嬰孩葬禮等細節。
“教區記事錄”是一個與宗教事務相關的術語,其含義可通過拆分和綜合搜索結果解釋如下:
一、詞義解析
教區
指天主教、東正教及聖公會等基督教派中由主教管轄的教務行政區。例如:天主教教區是“天主子民的一部分”,由主教和司铎共同管理。
記事錄
字面意為“記錄事件的文檔”,在宗教語境中特指教區官方檔案,用于記載重要宗教活動或行政事務。
二、整體含義
“教區記事錄”即教區内保存的正式記錄文件,通常包括:
三、用途與權威性
這類記錄具有法律和宗教雙重意義,既是教會管理依據,也可能作為曆史研究的一手資料。需注意,不同教派對記錄内容的規範可能存在差異。
(注:因搜索結果權威性普遍較低,建議通過宗教機構或專業曆史檔案庫獲取更準确信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