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undertaking of construction
從漢英詞典角度解析,“建設企業”指專門從事工程項目建造活動的經濟組織,其核心含義包含以下三層:
建設企業(Construction Enterprise)
指依法取得資質,承擔土木工程、建築工程、線路管道安裝、裝修工程等施工任務的企業實體。英文對應術語強調其經營性質(Enterprise)與核心業務(Construction),需區别于“建築公司”(Construction Company)等非規範譯法。
來源:
《漢英綜合大詞典》(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第2038頁“建設”詞條衍生釋義;
《新世紀漢英大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企業”分類詞庫。
工程實施主體
負責項目從施工到交付的全過程,包括:
來源: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7)中“E48 土木工程建築業”定義。
資質管理要求
需具備住建部門頒發的《建築業企業資質證書》,按等級承接不同規模項目,體現行業強監管特性。
來源:《建築業企業資質管理規定》(住建部令第22號)第二章。
《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範文本)》(GF-2017-0201)明确“承包人”即建設企業的法律角色。
清華大學建設管理系《工程管理導論》界定其為“資源配置型生産組織”(第3章第2節)。
注:部分專業詞典如《英漢建設工程詞典》(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将“施工企業”作為更常用對應詞,與“建設企業”屬同義替換。
“建設企業”通常指建築行業中的企業實體,也稱為“建築企業”或“施工企業”。以下是基于權威信息的綜合解釋:
建設企業是依法成立的獨立經濟實體,主要從事土木工程、建築工程、線路管道設備安裝工程、裝修工程等施工活動,涵蓋新建、擴建、改建等項目。其核心特征是以盈利為目标,具備法人資格,并獨立承擔法律責任。
根據業務範圍和管理層級,建設企業可分為:
建設企業需通過經營活動實現價值增值,為國民經濟創造積累,并遵循市場規律進行資源配置。部分企業還會通過創新驅動、文化引領等方式提升競争力,例如建設“五型”企業(本質安全型、質量效益型等)。
區别于政府機構和事業單位,建設企業以市場化運作為主,需自負盈虧,并受行業資質标準約束。
如需更詳細的企業分類标準或資質要求,可參考政府發布的建築業管理條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