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abate a debt; acceptilation
"減免債務"在漢英法律及經濟語境中通常指債權人通過協議或法律程式減少或免除債務人的部分或全部還款義務。該術語對應的英文表述為"Debt Relief"或"Debt Forgiveness",在《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跨境破産示範法》中被定義為"經司法确認的債務調整方案"(UNCITRAL Model Law on Cross-Border Insolvency, Article 2(f))。
從法律實施層面,中國《企業破産法》第九十二條明确規定債務減免需經債權人會議表決通過,并報人民法院裁定認可。財政部公布的《債務重組準則》将債務減免細分為本金減免、利率調整、期限延長三種形式(財政部令第35號)。
在國際金融實踐中,世界銀行主導的"重債窮國倡議"(HIPC Initiative)通過多邊協議減免發展中國家主權債務。2020年G20峰會通過的《暫緩最貧困國家債務償付倡議》(DSSI)即屬典型範例,涉及73個國家超50億美元債務延期(世界銀行2021年度報告)。
從會計處理角度,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9號》規定,債務減免超過10%本金金額時,債務人須按公允價值重新計量債務(IFRS 9.5.4.3)。中國財政部同步實施的《企業會計準則第12號——債務重組》要求将減免部分确認為當期損益(財會6號)。
減免債務是指通過合法途徑減少或豁免債務人應償還的債務金額,具體可分為債務減免和債務免除兩種形式。以下是詳細解釋:
債務減免
指債權人同意減少債務人需償還的債務金額,但債務人仍需履行部分還款義務。常見于政府惠民政策、金融機構協商或債務處理機構介入()。例如,某貸款機構同意将原本10萬元的債務減免至7萬元,債務人隻需償還7萬元即可結清債務()。
債務免除
指債權人單方面放棄全部或部分債權,無需債務人繼續履行義務。例如,債權人直接聲明免除債務人5萬元債務,雙方債權債務關系終止()。
債務減免
債務免除
實施方式
法律依據
減免債務是解決債務問題的有效手段,具體選擇減免或免除需根據債權人态度、債務性質及法律規定綜合判斷。建議債務人優先通過合法機構協商,債權人則需謹慎行使免除權,避免權益受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