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mean
depreciate; lower; belittle; debase; detract; preach down; vilify
【法】 depreciate; disparage
identity; position; standing; station
【法】 status
"貶低身分"是一個漢語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是指通過言語或行為降低、輕視自己或他人的社會地位、尊嚴或價值。從漢英詞典角度解析如下:
貶低 (biǎndī)
指有意降低對某人/事物價值的評價,英語常譯為"belittle", "disparage", "demean"。
例:貶低他人成就 → belittle others' achievements.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5年。
身分 (shēnfen)
指個人在社會或法律上的地位、資格與尊嚴,英語對應"status", "identity", "dignity"。
例:社會身分 → social status.
來源:牛津大學出版社《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9版)。
組合義
"貶低身分"強調通過貶損性言行損害個人或群體的社會尊嚴,英語可譯為:
"demean one's status" 或"degrade someone's dignity"。
例:他刻意貶低同事身分 → He deliberately demeaned his colleague's status.
"公開貶低他人身分可能構成人格權侵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014條(人格尊嚴保護條款)
據北京大學語言學研究所分析,"貶低身分"隱含權力不對等關系,通常發生于優勢方對弱勢方的尊嚴壓制行為,屬于社會語言學中的"貶抑性話語"(pejorative discourse)範疇。
來源:《社會語言學視角下的身份話語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20年。
"貶低身分"是兼具行為描述與社會批判色彩的詞彙,其英譯需結合語境突出"尊嚴貶損"(dignity degradation)的核心語義。
“貶低身分”這一表述可拆解為“貶低”和“身分”的組合理解,但更接近古漢語用法的獨立詞語應為“貶身”。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貶身”指主動降低自己的身份或地位,常見于曆史文獻中。例如《三國志》提到孔子“貶身以救世”,即通過降低自身地位來實現救世目标。
詞語構成
經典用例
宋代朱熹在墓志銘中描述潘公“貶身訪道”,體現通過降低身份追求學問的謙遜态度。
相關表達
類似成語“屈尊就卑”,指主動降低尊貴身份以遷就低位,如《禮記》中“降尊以就卑”的禮儀描述。
現代關聯
現代語境中,“貶低”多指刻意降低對人或事物的評價(如“貶低他人成就”),與“貶身”的主動謙遜行為存在語境差異。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該詞的使用意圖。若需進一步分析古籍案例,可參考《三國志》或朱熹文集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